
赛力斯
11 月 5 日,赛力斯正式以“9927”为股票代码在港交所主板挂牌,最高发售价每股 131.50 港元,募资净额达 140.16 亿港元,收盘市值 2758 亿港元。这是有史以来中国最大的汽车 IPO,也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车企 IPO,国内首家A+H豪华新能源车企,就此诞生。
这是张兴海与赛力斯“三次创业”的又一里程碑,彻底完成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进阶。“A+H” 双资本平台的落地,将为赛力斯打开多维度发展空间:既助力加大研发投入与国际化拓展,也推动零售端建设优化、核心人才引入,更加速了企业全面 AI 化转型。
依托于A+H平台的资本动能,其“技术驱动的科技型车企” 形象愈发清晰,有望复刻甚至超越 “问界速度”;其 “朋友圈” 也持续扩容,已形成涵盖华为、核心供应链及渠道商、资本圈伙伴与 AI 领域企业的生态矩阵。
站在行业高度审视,张兴海领导下的赛力斯正引领中国车企从简单的产品出口、升级到技术输出、品牌输出,最终形成资本运作能力加持的全方位国际化格局。
而在我国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的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关键阶段,赛力斯的上市与运作,也为“十五五” 期间高端制造业构建全球竞争力,确立了全新的资本运作范式。
募资 140 亿加码研发,业绩双线飘红奠定全球化基础
据招股书,赛力斯拟全球发售 1.002 亿股H股(含香港公开发售 1002 万股及国际发售 9018 万股),若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预计募资净额达 129.25 亿港元(约合人民币 118.38 亿元),有望以最高约 2150 亿港元的市值,打破此前由奇瑞汽车创下的纪录,成为中国车企 IPO 市值之最,同时也是 2025 年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 IPO。
此次 IPO 募资净额的 70% 将用于研发投入,20% 用于新营销渠道及海外市场拓展,10% 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公司计划在 2026 年前于欧洲、中东等地设立 100 家体验中心,并与华为共建超充网络,覆盖主要国际市场 80% 的高速公路。一系列动作将大幅优化公司资金结构,为研发投入提供坚实保障,助力 “中国智造” 在全球高端新能源领域实现进一步突破。

图源:赛力斯招股书
研发投入聚焦三大方向:其一,升级魔方技术平台,通过提升架构能力与集成化设计实现软硬件高效协同,2025 年将采购相关先进软硬件设备并扩招研发人员,强化技术研发实力;其二,深耕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领域,加大 AI 技术投入——智能座舱依托大模型提升 AI 主动服务能力,辅助驾驶则借助 AI 大模型与深度学习技术,优化路况识别、障碍物感知能力,提升驾乘安全性;其三,迭代动力系统技术,持续升级增程技术,研发高效增程器与动力控制技术,同时探索分布式双电驱平台技术,通过创新电磁架构、电子控制及齿轮设计,打造高集成、高性能电驱平台。
业绩层面,赛力斯 2025 年前三季度延续高质量发展态势。凭借产品矩阵优化、技术创新与经营效率提升,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05.34 亿元,同比增长 3.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3.12 亿元,同比增幅达 31.56%;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 30.46 万辆。
其中,高端车型问界系列表现突出:问界 M9 上市 21 个月累计交付超 25 万辆,刷新 50 万元级车型交付纪录;问界 M8 上市 4 个月蝉联 40 万级销量冠军,累计交付破 10 万辆;全新问界 M7 上市 36 天交付超 2 万辆,持续稳居现象级热销车型行列。

图源:赛力斯招股书
最新产销数据同样亮眼,公司 11 月 2 日发布的 10 月快报显示,赛力斯 10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51456 辆,同比增长 42.89%,创历史新高;2025 年 1-10 月累计销量则达 356085 辆,增长势头稳健。
全球资本赋能,估值管理双引擎
本次港股募资受到市场热捧,是国际国内资本对赛力斯“技术跨界、生态协同、系统突破”融合创新发展路径的高度认可。这个路径从赛力斯三次创业的跨越式发展中而来,让公司完成了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华丽蜕变。
从重庆零部件厂,到中国第一大汽车 IPO、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赛力斯只用了不到 40 年,其进化史堪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1986 年,23 岁的张兴海以汽车零部件起家,完成首次创业。
2003 年,张兴海与东风汽车合资组建 “东风渝安”,这是公司整车制造的起点完成第二次创业。
2016 年,赛力斯成功登陆A股,5 张兴海毅然启动 “第三次创业”,向新能源领域全面转型,为企业注入全新发展基因。
2021 年公司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高端智慧汽车品牌问界应运而生,首款车型问界 M5 创下当时新能源车型最快破万销量纪录。此后三年,问界 M7、问界 M9 相继爆火,不仅让赛力斯稳居豪华车市场核心阵营,更成为 “中国制造” 向 “中国智造” 升级的标杆。
作为汽车产业与 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深度跨界合作的开创者,赛力斯正以资本为纽带,推动产业链向集成化、集聚化深度变革。公司联合博世、宁德时代、三花智控等全球头部供应商,构建起可靠、有韧性、协同创新的新型集成化产业链 —— 通过 “厂中厂” 模式缩短供应链响应时间至 20 分钟内,将一级供应商精简至 100 家,其中世界级头部企业占比达 20%,重庆本地配套率提升至 38%,为技术迭代与全球化交付筑牢产业根基。这种 “技术 + 产业 + 生态” 的融合模式,正是资本持续看好的核心逻辑。
本次 IPO 的 22 家全球顶级机构 “基石天团”,合计认购 8.3 亿美元(占发行规模 48.7%),形成 “政府基金 + 产业资本 + 国际资管” 支撑体系。其中重庆产业母基金以 2.81 亿美元成最大基石,三花智控等产业链伙伴深化协同,施罗德等国际资管巨头入局,印证全球对中国新能源技术路线的认可。
“A+H” 双资本市场平台的搭建,更让赛力斯的估值管理与发展韧性实现双重升级。从抗风险能力来看,双上市架构有效分散了单一市场波动影响,在 2025 年全球资本市场震荡背景下,为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提供了稳定的资金 “双保险”;从融资效率而言,港股市场为其国际化战略开辟了美元资本通道,此次募资的 20% 将专项用于欧洲、中东等海外市场拓展,支撑 2026 年前 100 家体验中心落地及超充网络建设。
“十五五”高端制造的代表:从中国标杆到国际范式
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十五五” 政策导向下,赛力斯以技术攻坚为内核,在高端装备制造、核心技术研发、绿色生产等领域构建起全链条优势,成为契合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发展要求的标杆企业,是高端制造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更以标准输出与全球化布局,定义中国高端制造的国际新坐标。
从这个角度上看,赛力斯产业布局与 “十五五” 高端制造战略形成精准呼应,高端化层面,赛力斯超级工厂(龙兴)配备 3000 余台工业机器人,关键工序自动化率 100%,问界 M9 生产线借 “数字孪生 + 柔性制造” 实现车型混线生产,跻身全球豪华车制造顶尖水平。
智能化领域,基于华为 ADS 4.0 的城市 NCA 覆盖全国 300 城,障碍物识别准确率 99.2%,智能座舱搭载盘古大模型,语音响应快至 0.3 秒,技术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绿色化实践中,赛力斯超级工厂(龙盛)通过光伏供电、余热回收,单位产值能耗降 42%,用水重复利用率 95%,2025 年前三季度生产环节碳排放减 28 万吨,获国家 “绿色工厂” 认证。
与此同时,赛力斯正从技术领先迈向规则定义。2025 年全球 NCAP 大会上,其 “智能安全体系” 实现全场景防护,3 项指标纳入 Euro NCAP 2026 体系;5 月与德国莱茵 TÜV 签约合作,动力系统等通过欧盟认证,增程器热效率破纪录获 “能效卓越认证”,为中国高端制造破壁垒提供路径。
以技术与标准为基石,赛力斯的全球化布局正从 “产品出口” 向 “品牌深耕” 升级。2025 年 9 月慕尼黑车展上,问界 M9、M7、M5 中东版首次亮相。
从政策契合到标准输出,从技术突破到全球扎根,赛力斯以 “十五五” 高端制造代表的姿态,正在改写全球对中国制造业的认知——不再是 “规模优势” 的代名词,而是以 “技术引领、标准定义、品牌高端” 为核心的全球产业新力量。(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