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柒
来源/AI 蓝媒汇(ID:lanmeih001)
“虚拟偶像带健身课,这是要收割二次元吗?”
打卡完成周五的健身计划后,鸿彬在朋友圈默默吐槽了一句自己常用的健身软件 Keep——作为国内知名度最高的互联网运动平台,Keep 于十月中旬推出了名为“里里”的虚拟主播形象,官方口径称其为“国内首个虚拟运动博主”、“认知神经科学专业在读博士生”。
同 Keep 已有的真人 KOL 类似,“里里”出镜的内容同样是健身课程。
图/虚拟主播健身课
在鸿彬看来,二次元和健身圈子过去并未走得太近,但“虚拟偶像这两年确实也挺火,B站我记得多一些。”
截止发稿时,这位 Keep 虚拟博主已经推出了三节课。据 AI 蓝媒汇观察,“里里”的课程时长目前其他真人 KOL 并无太大差异,但内容明显更入门——动作简单,多为重复基础动作,清晰度同B站等视频平台较为成熟的主播相比,也有差距。
“看个新鲜吧,(我)可能还是比较习惯真人”,鸿彬补充道,“只是偶然刷到了,并没有关注,感觉吸引力不大。”
作为近两年“元宇宙”概念中较为重要的参与主体,虚拟形象、数字人产业同步分享了风口所带来的红利,洛天依、A-Soul 等主播(团体)已经一纸二次元立绘,变成 3D 建模,成为演唱会、直播带货等领域的焦点。
虚拟主播自身,也从“人”变为 IP——他们是屏幕前的二次元主播,也是三次元世界中周边产品的代言、封面。
此时 Keep 入局虚拟人、元宇宙,似乎有些姗姗来迟,究其本源,或许也并非二次元的吸引力,而是三次元的阻力——三次元世界中,营收和用户增长的阻力。
Keep 为什么需要虚拟偶像?
与其说是需要虚拟偶像,倒不如说,Keep 需要一个有吸引力且不太贵的 KOL,最好还是独家。
而在 2022 年,与生俱来带有“元宇宙”这一吸金光环的虚拟偶像,刚好符合。
先说成本——对于 Keep 而言,虚拟偶像是个“划算”的选择。
“Keep 的这个虚拟主播,从技术上看不算是最顶级的,”一家业务涉及虚拟人的元宇宙公司员工向 AI 蓝媒汇透露,“我说的技术,包括建模,立绘,动作捕捉,场景。如果制作一个同类型的虚拟人,我们公司的报价不会超过百万。”
“一个虚拟主播的制造,可以拆解成很多步骤。从原画、建模开始。人物建模+服装设计,写实风格的,渲染精度越高,细节越复杂越贵,范围大约在5-20 万区间。最顶级的那种仿真的,可能会要到 30 万。”
除了制作虚拟人本体,后期输出内容,适配动作捕捉、声音合成等设备同样会产生一定的成本。
“至于动捕设备,适配这类不算特别复杂的动作,成本应该也在十万上下。动作捕捉替代方案就是摄像头捕捉。单个摄像头质量不同,一般在 1000 元以上。合成软件,如果需要找厂家定制,可能一年几万。Keep 这个不涉及互动,只是录制,理论上应该没有 AI 互动软件成本。”
此外,据他透露,还有一些语音软件杂项,一般都是按照分钟收费的“5 元/分钟吧,这种是做视频用的,不算贵。”
简单计算,这位健身虚拟主播的成本,显然远低于平台签约一位自带流量的真人 KOL,所要付出的成本。
而 Keep,显然需要这种“划算”——三年又三年,Keep 收窄了亏损,但还是不赚钱。
从 2022 年中更新的招股书来看,Keep 的账面营收已有了起色:
2020、2021 年,Keep 营收总额分别为 11.07、16.19 亿元人民币,21 年同比增长 46.3%。
今年一季度,Keep 录得营收 4.17 亿元,和 2021 年同期 3.03 亿元相比,增长 37.6%;未经审计利润为 1.75 亿元,毛利率 42.0%,也高于去年同期的 39.7%、2021 全年的 41.8%。
但整体上,仍在亏损:尽管相比于 2021 年同期的 2.37 亿元,Keep 今年一季度净亏损已有好转,却还是亏了 1.55 亿元。
Keep 方面曾明确表示,当前目标仍是“投资用户增长,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继续产生亏损净额及经营现金流出净额”——相比于盈利,Keep 现阶段的重心仍在用户生态。但重用户生态建设并不代表 Keep 可以不计成本,毕竟还要上市。
Keep 的选择同样是降本:仅销售及营销开支一项,22 年 Q1 就由去年同期的 2.48 亿元降至 1.47 亿元,降幅高达 40.7%。
另外的隐忧则来自用户生态本身,总量还在正增长,但增速已然放缓。
2019 年至 2021 三年间,Keep 平台月活从 2177 万增至 3435 万。其中,19-20 年同比增速为 36.6%,2021 财年增速下降到 15.6%。2022 年上半年,Keep 的 MAU 增长至 3770 万,但增速同比降至 13%。对于一家仍在“扩张期”、重心在用户增量的而言,增速放缓显然称不上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对比国内虚拟主播浓度最高的视频平台B站,二季度大量虚拟主播被创造或加盟,活跃主播同比增长 107%,直播间月付费人数同比增长近七成——虚拟主播或许已经成为“众望所归”。
用户吸引力维度上,Keep 自然也不愿缺席。
虚拟偶像能帮到 Keep 多少?
短期内,一位带着元宇宙标签的虚拟主播,还没能为 Keep 带来直观的用户增量,仅以平台数据为例,当前 Keep 虚拟主播“里里”课程,单节最高参与人次为 46.8 万,远低于周六野帕梅拉等顶流博主百万至千万规模的流量。
而根据过往的播放量数据,在真人主播的横向比较中,对比抖音平台的刘畊宏和帕梅拉、周六野等健身顶流,Keep 的流量池也显然是太小。
这些活跃在抖音、B站等平台泛内容平台的博主,健身内容的播放量长期维持在十万至百万量级,而翻看 Keep 平台近期的“跟练次数”,绝大部分远小于十万人次,且并非独家。
流量之争基本首轮落败,但 Keep 仍需要一位 KOL。最理想的情况是,这位经济账划算,外观“赛博”的虚拟主播,能成为那个对的人。
现阶段,虚拟主播的用意显然不是分流平台内头部主播的流量,Keep 需要解的是外困——周六野、帕梅拉这类头部主播,并非 Keep 独家签约。在 Keep 之外的泛内容视频领域,有着相似的博主、内容,和更大的用户基数。
Keep 需要一个新的增长点,至少拉点外部的流量过来。
从事直播的行业的业内人士向 AI 蓝媒汇透露,“入驻和独播的成本,相差巨大。我是接触不到刘(畊宏)那种大主播的,但他们的签约费,估算的话底价就是百万级。而且,越是有流量的主播,往往越看重平台现有的用户数量,Keep 想得到或者制造一个真人顶流,很难。”
简言之,在真人 KOL 领域,Keep 已经不太可能卷得过这些顶流平台。平台缺乏决定性的吸引力,成本似乎也偏高。将健身的新故事——新增长点的主角,换成虚拟人,贴上元宇宙的标签,也就说得通了。
同样是主播,“虚拟人”是可制造的、稳定可控的、成本较低的那个选择。
至于未来能否将虚拟人打造成为元宇宙内的“周六野”、“帕梅拉”,健身圈子的“洛天依”、“嘉然”,还需看 Keep 的运营——以较低的成本探索新的增长点,深谙降本的 Keep 开始精打细算。
只是,互联网行业投入和产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呈正相关的前提下,现阶段的虚拟偶像,还未必能让 Keep 破解用户增量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