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Pocket3冲破一千万台销量,多家手机厂商悄然进军Pocket赛道

  大疆 Osmo Pocket3 自 2023 年 10 月发布以来持续热销,到今年年中仍处于严重缺货状态,是当之无愧的现象级电子产品。

  雷峰网独家获悉,去年大疆 Pocket3 已经卖了五百万台,营收接近 200 多亿;截至目前,大疆 Pocket3 总销量已经冲破了一千万台。随着大疆 Osmo 360 全景相机上市热卖,今年大疆手持类产品的营收预期超过 500 亿,加上无人机等业务,大疆今年总营收规模预计在 850 亿-900 亿左右。

  供应链人士告诉雷峰网,大疆自己也没想到 Pocket3 会卖得这么好,原来发布前的预期是 30 万-40 万台,后来发布后销量很好又加到一百万台,去年最终又调到了 500 万台。

  作为超级火爆的大单品,Pocket 这块大蛋糕令各大手机厂商垂涎三尺, 且纷纷入局该赛道。

  雷峰网了解到,目前 OPPO、vivo 已经在如火如荼地研发 Pocket 项目,其中 vivo 已经配置了近百人的团队,产品预计明年将面世。此前,有多方消息透露荣耀也在考虑做,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具体明显动作。

  与此同时,小米也与浩瀚合作了一款云台相机产品,同样是对标 Pocket,但内部项目代号不叫 Pocket,就叫口袋相机,在定位上主攻低端人群,与大疆错开。

  有知情人士告诉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不单是手机厂商,大疆最强劲的对手影石也已经重启了 Pocket 项目的研发工作。

  不过,在各路对手来势汹汹之际,大疆下一代产品的迭代也如期而至。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大疆 Pocket4 将于今年年底发布,大概率和大疆全景无人机在同一时间段推出。但在现有技术下,CMOS 已经不能再变大,Pocket3 的性能参数已达到最优,产品优化的空间有限。

  换句话说,连大疆内部都很难进一步优化,其他对手想要做出差异化非常难,这也是为什么 Pocket3 发布整整两年,市面上仍然没有任何一款对标的竞品出现。

  Pocket 为什么这么难做?

  Pocket 之所以比较难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云台和机身的小型化设计的同时,能放下 1 英寸图像传感器和更好图像处理芯片。

  5 年前,影石曾经投资了几千万做过一款对标 Pocket 的产品,该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产品形态。这款产品在各方面的性能表现虽然优于当时的 Pocket 产品,但因为小型模块化带来的散热问题,无法给到用户很好的握持体验,导致项目最终被 JK 砍掉。

  换句话说,在这么小的体积里,既要保证优秀的拍摄性能,还能同时解决性能释放和散热的问题,真的非常难。这小小的产品,真不像外界所想的那么好做。

  接近大疆人士亦阳向雷峰网透露,Pocket3 直到今年年中还是卖断货的,这真不是饥饿营销,确实是吃工程技术的。

  关于 Pocket3 严重缺货,雷峰网从产业链人士得到两种关键说法:

  一是,一英寸的 CMOS 是索尼提供的,按照外国人的做事风格,大多遵循年初沟通的产量下单交付,不能随时一批一批按需采购,即便经过交涉加大供应,索尼的量产响应速度也没有那么快。并且,因为索尼自己也在用这款芯片,索尼也没有太多的货能集中配给大疆。

  二是,马达模块产能供应不上,因为去年年初原本估计只能卖 100 万台。

  事实上,Pocket3 最难的就是相机马达模块,因为它是一英寸的云台相机,一英寸的传感器需要一个能够驱动的马达。而过往大疆的产品线,比如在 Mavic Pro 上其实也有一英寸的版本,但是那个一英寸的 Sensor 是不带相位对焦的。

  当时,手机产业链里也有一英寸的传感器,但它们通常使用的塑料镜头。然而,手机主要是拍照为主,而 Pocket 是录像为主,录像一拍通常就是十几、二十分钟,温度会升高产生温漂。一漂,塑料就变形了,所以 Pocket 必须要用到一个玻璃镜片。

  问题在于,用了玻璃镜片,重量会比塑料镜头翻了三四倍,如此一来,马达就推不动了。那时候,现成的手机产业链上的马达都不能用,其他产业链上也没有合适的马达,要搭载这种特殊性的精密结构件,只能大疆自己去研发,自己去定制。

  雷峰网了解到,Pocket3 因为这个问题晚发布了一年,后来马达技术突破了才顺利上市,而突破马达技术关键人物,是大疆 Robomaster 走出来的一个部门 leader。

  亦阳告诉雷峰网,云台防抖的电机技术以前确实是一道门槛,涉及到要感知、要决策,再到电机驱动去执行,对算法技术要求是很高的。

  说白了,Pocket 本质上可以理解成一个机器人项目,里面有传感器、有算法、有执行器,还有算力,它横跨了影像、音频,还有一些 AI 的功能。

  近两年,随着云台电机开源算法越来越多,以及大疆人才和技术外溢之下,相机马达技术对于手机厂商以及影石这类大公司已经不算是难解的题目,但是这些公司在产品上相比大疆已经做不出太大的差异化,这才是最致命的问题。

  “现在竞对都在抄袭大疆,如果同等品质,价格又做不到比大疆低,为什么不买大疆呢?”

  业内人士白杨透露,2020 年 10 月大疆 Pocket2 出来的时候,当时就有很多公司想做,但整个市场空白了几年,还是只有大疆设计的这个形态。一开始,大疆做 Pocket 时把产品拿给经销商测试,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东西贵、没有人去买,只有一两个比较懂的人说这个是划时代的产品。

  从市场和用户的角度来看,大疆的 Pocket 已经实现了三代产品用户拓圈的过程。

  首先,Pocket 一代是一个 28 毫米的镜头,项目立项的初期 Vlog 还没有火,买的人是内容生产者,以旅途、生活分享为主。

  从第二代开始,大疆 Pocket 拓了 vlog 人群,把焦段更新到了 20 毫米,还增加了广角镜头的小配件,人脸在中间不会把脸给拉宽,过去一般的焦段会把人拍胖,但它不会。而第三代在 1 英寸 CMOS 传感器巨大升级上,意外又加上了美颜相机的爆点,自带滤镜以及调色等功能,进一步拓展了女生人群。

  “相当于,Pocket3 在焦段、价格、人群、技术市场方案上面已经锁死了,别人再做一款同类的产品,就不好去做升级。”

  白杨认为,别的厂商去跟这款产品,肯定要跟大疆有明显的差异化,不然就算产品完全复制大疆,毛利也搞不过大疆,也没办法拓展新人群。

  那么,手机厂商的入局是否能做出不一样的 Pocket?市场是否就此会进入价格内卷竞争呢?雷峰网将持续关注后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