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剧」牌局开打,爱奇艺Q3要企稳?

  文 | 节点财经,作者 | 八真 

  爱奇艺迎来两大利好!

  宏观侧,广电新政于近日放宽了电视剧 40 集上限限制,取消季播剧一年播出间隔期,更首次明确支持优秀微短剧进入 TV 大屏。

  中金报告指出,新政通过审查机制改革与品类扩容双轮驱动,预计将释放超 50 亿元的制作产能,有望推动 2025-2027 年电视剧总投资规模保持 12%-15% 的复合增长。

  微观侧,由爱奇艺制作,杨幂、欧豪领衔主演的农村题材剧《生万物》爆火。

图源:豆瓣

  酷云统计,8 月 19 日晚的《生万物》在央视 8 套的收视率破4,达到了 4.093%,并且该剧还斩获了全端播放市占率(39.83%)和全端热度(18644)第一的两项殊荣。

  不过,从最新业绩来看,爱奇艺仍然阶段性承压。

  01 业绩阶段性承压

  根据 CNNIC 最新报告,截至 2024 年 12 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 10.40 亿,使用率高达 93.8%。具体到长视频,用户规模趋于稳定,约在 7.5-8 亿之间。

  这意味着,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该背景下,爱奇艺的业绩也出现一定波动。

  财报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爱奇艺实现营收为 66.28 亿元,同比下滑 11%。

  分业务看,会员服务收入录得 40.9 亿元,同比下降9%,主要原因是内容储备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

  由于部分品牌主受宏观环境压力影响,调整了投放及推广策略,在线广告服务收入同比下降 13%,为 12.7 亿元;内容发行收入 4.4 亿元,同比下降 37%。

图源:爱奇艺财报

  不过,爱奇艺海外会员服务表现亮眼。据《节点财经》了解,截至第二季度,爱奇艺国际版会员收入和会员数量连续 8 个季度录得环比正增。

  本期,爱奇艺国际版日均会员数再度创出历史新高,带动会员收入同比大增约 35%,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以及五个西语区会员收入同比增速超 80%。

  这从侧面印证,爱奇艺深耕本土的国际化战略初见成效,长线或能锻造为公司的第二成长曲线。

  此外,包括游戏、IP 增值授权、电商、直播、艺人经纪在内的其他收入,也是报告期内的一抹亮色,共创收 8.3 亿元,同比增长6%。

  支出端,爱奇艺继续践行降本增效策略。

  2025 年第二季度,爱奇艺总成本为 52.9 亿元,同比下降7%。其中,内容成本为 37.8 亿元,同比下降8%;销售及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 9.6 亿元和 4.2 亿元,也出现不同幅度的压缩。

  爱奇艺首席财务官汪骏表示:“我们有效地管理资源并优化资本结构,实现净利息费用连续七个季度下降,以支持长远价值创造。”

  02 长+短,双向发力

  文娱产业,正迎来史无前例地变革,又以微短剧的兴起为最鲜明的注脚。

  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 504.4 亿元,同比增长 34.9%,首次超过电影全年总票房预计的 470 亿元。

  截至 2024 年底,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 10.40 亿,使用率 93.8%,连续六年稳居第一。

  洞察潮水方向的改变,爱奇艺于 2024 年 9 月末,正式上线“短剧场”和“微剧场”,提出将 70% 以上的收入分给内容出品方,商业模式转向 VIP 会员专享,无需另外单点付费,并在 2025 年 3 月进一步加码:

  未来微短剧的广告和会员收入中,50% 到 80% 将直接分配给创作者和投资者。于此同时,爱奇艺极速版将更名为“爱奇艺微短剧”,专注于微短剧内容和用户分层运营。

  多管齐下的举措,助力爱奇艺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内容库,迄今已储备约 1.5 万部竖屏微短剧。

  2025 年第二季度,爱奇艺推出《炙爱难逃》《成何体统》和《掌上珠》等多部精品自制微短剧,受到用户欢迎。

  微短剧锋芒小露,爱奇艺的长剧也可圈可点。

  云合数据统计,2025 年上半年新剧均 V30 有效播放 TOP20 中,爱奇艺共有八部作品入围,诸如位列榜首的《漂白》、排名第八的《无忧渡》和第九名的《白月梵星》等,是上榜作品数量最多的选手,腾讯视频、优酷、芒果 TV 分别入围七部、三部、两部。

图源:云合数据

  在《节点财经》看来,长+短双向发力,将有助于爱奇艺扩充内容矩阵,并形成协同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云和数据最新公布的报告,7 月长剧霸屏榜 TOP10 中,爱奇艺一人独揽五席,其制作的《朝雪录》《书卷一梦》《淬火年代》《临江仙》《正当防卫》赫然在列;7 月 10 日的微短剧有效播放霸屏榜 TOP10 中,爱奇艺的《念念有词》登顶。

  有以上开局加持,叠加《生万物》这匹“黑马”的杀出、政策端的松绑,或意味着,三季度的爱奇艺会有看头。

  03 赴港上市寻新机

  长+短双向发力之际,爱奇艺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

  据媒体报道,爱奇艺计划今年进行港股 IPO,筹集资金 3 亿美元,约合 21.56 亿元人民币。已聘请美国银行、中金公司、摩根大通三家顶级投行担任联席保荐人和承销商,推进相关事项。

  对此,爱奇艺回应称,“暂时没有更多信息可以提供”。

  事实上,早在 2021 年,爱奇艺就被传赴港上市。时隔三年再提,爱奇艺背后的考量是什么?

  一方面,香港资本市场热度复苏,截至目前,2025 年港股 IPO(首次公开募股)募资额已超 2024 年全年。去港交所“敲锣”已被众多企业列入日程或正在落地中,中概股亦上演回港潮。

  爱奇艺选择在香港资本市场上行期递表,有助于拔高估值。

  另一方面,考虑到爱奇艺当前主业承压的状态,若赴港上市成功,将为其带来新的融资渠道,有效缓解经营压力,并增强竞争力。

  具体而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能够吸引全球资本,为爱奇艺提供关键资金支持。在当前长视频平台博弈烈度加剧的环境下,筹集的资金可支撑其在内容创作、技术研发等领域的投入,以巩固市场地位。

  《节点财经》注意到,在爱奇艺爆出赴港上市的消息后,其美股股价已连续多日大涨,8 月 18 日更是狂飙 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