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亿!腾讯去年净利增近七成:今年继续增加资本支出,增购GPU

  腾讯借助 AI 和微信生态找到了第二条“增长曲线”。

  3 月 19 日,腾讯控股(0700.HK)发布 2024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全年营收 6602.6 亿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 1940.7 亿元,比上年增长 68%;NON-IFRS 净利 2227 亿元,同比增 41%。毛利、经营利润(Non-IFRS)同比增长 19% 和 24%。

  第四季度营收 1724.5 亿元,同比增长 11%;第四季度调整后净利润 553.1 亿元,同比增长 30%。

  在此次财报后的沟通会中,AI 战略成为关注焦点,腾讯 CEO 马化腾也多次公开发声。

  马化腾表示,数月前,腾讯重组 AI 团队以聚焦于快速的产品创新及深度的模型研发、增加 AI 相关的资本开支、并加大对原生 AI 产品的研发和营销力度。

  马化腾还提到 DeepSeek 和梁文锋,“我们业界和梁文锋都有交流,很敬佩市场上出现独立、开源的产品,我们非常尊重。”

  马化腾谈 AI:智能体将是未来机会

  在此次财报后的沟通中,马化腾多次谈到他对 AI 的观点。

  “AI 的智能化程度相比往年大幅提升。对于腾讯来说经过慎重思考,公司云业务和元宝都拥抱了 DeepSeek。”马化腾称,未来应用发展机会已经到来,各家公司都在把 AI 落地到应用场景中,并且也看到 AI 智能体发展,有很多 AI 相关工具的想象空间。

  他提到,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发展的早期,处于工业革命的阶段,之后还会看到电视、电脑乃至手机、互联网等系列生态和产品,各行各业都会受惠于 AI 普及,每个行业都应该拥抱这样一个会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机会。

  马化腾认为 AI Agent(智能体)将是未来 AI 落地的核心场景和应用之一,“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在微信小程序生态中利用 AI Agent 接口,让小程序能够自动实现调用,更能发挥好现有生态的作用。”在他看来,智能体的编码和微信小程序思路有所相似,都是 Flow(流动的),对于腾讯而言都有着很好的优势。

  “即使在微信和 QQ 内部,我们也可以拥有 AI 智能体,而这些 AI 智能体实际上可以利用应用程序内的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服务。例如,如果你看看微信,微信拥有大量用户,每天的用户使用时长也很长,而且用户打开应用程序的频率也很高。这是一个优势。”腾讯总裁刘炽平补充称。

  重投 AI:元宝日活激增超 20 倍

  对于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腾讯在财报中分析称,主要由于本土市场游戏、视频号、微信搜一搜及小游戏平台等高毛利率收入来源的强劲增长。此外,云服务及长视频业务盈利能力提升亦对整体毛利增长有所贡献。

  对 AI 的投入已成为腾讯此次财报的核心焦点。据腾讯总裁刘炽平在媒体沟通会上披露,腾讯元宝自上线“混元 +DeepSeek-R1”双模型版本以来,用户数量上升迅速。元宝 2 月至 3 月日活激增超 20 倍,成为了中国 DAU(日活)排名第三的 AI 原生移动应用。

  此外,财报显示,腾讯会议 2024 年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 40%,AI 功能月活增长至 1500 万;企业微信收入同比翻倍。

  对于元宝的迅速进步,刘炽平坦言,目前腾讯元宝确实有一定投流,留存率还是不错的。但是未来不是纯粹靠投流来获得用户,会更加关注留存率和拉活率,未来会通过有机联动方式,使得元宝和其他产品进行进一步协作,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在 AI 领域的支出力度相当之大,这也拉动了腾讯的整体资本开支: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腾讯资本开支同比增长 386% 至 365.8 亿元,全年资本开支 767.6 亿元,创历史新高,占总营收的 11.6%。

  外界担心腾讯在 AI 上的投入会影响其未来业绩表现。对此,刘炽平表示,目前腾讯有强劲现金流,且整体投资组合很有实力,可以同时支持面向未来的 AI 投资和当期的股东回报,整体来说有财力进行均衡的资本配置。

  刘炽平还表示,腾讯计划在 2025 年进一步增加资本支出,预期资本支出占收入低两位数百分比。

  谈到在 AI 上的研发投入,另一位腾讯高管在电话会议中回应称,资本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开支是用于购买 GPU 进行大语言模型训练。

  有消息称,腾讯近期已经向英伟达采购一批新的 AI 芯片,订单金额约合几十亿元量级。对此,刘炽平坦言,第四季度资本支出大幅增加的部分原因,是因为腾讯为推理和云服务紧急订购了一批 GPU。

  “去年有一段时间,人们曾经认为每一次大语言模型的更新都需要数量级更多的 GPU,但随着 Deepseek 大模型取得突破,这种情况结束了。我们购买 GPU 服务器,再出租给客户,从中获取回报,这可能不是我们投资组合中回报率最高的业务,但它确实能产生正回报,足以覆盖 GPU 的成本,抵消随之而来的折旧。”上述腾讯高管表示。

  “短期内可能存在压力的是C端推理相关资本支出。这确实带来新增的成本压力,但我们相信这是可控的,而且我们相信,未来这笔支出能够通过广告收入和增值服务实现盈利。”该高管称。

  谈微信送礼:一直保持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微信生态已成为拉动腾讯营收的显著力量。截至去年年底,年度收入同比增长4% 至 2120 亿元。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增长主要反映理财服务及商业支付服务收入增加。企业服务收入增长乃受企业微信收入以及商家技术服务费增长所驱动。

  腾讯此前推出的微信送礼功能引发外界关注。

  据财报披露,去年微信小店带货规模高速增长,GMV(交易总额)达 2023 年的 1.92 倍,订单数量增长 125%。腾讯 2024 年微信及 WeChat 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增至 13.85 亿。

  在电话会议中,刘炽平回应称,关于微信小店的问题,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举措,任何一项具体业务的推出,都只是长期构建微信生态系统众多举措中的一部分。微信小店旨在运营这个统一生态系统中的众多组件,而“送礼物”功能,只是生态系统社交组件中的一个功能。

  “从初期反馈来看,这个功能很受欢迎,在春节期间,很多人使用这个功能给朋友送礼物。总体而言,我们看到非常不错的口碑效应,商家的反馈也不错,但这只是整个微信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刘炽平表示,随着时间推移,未来会耐心地继续构建这个生态系统和平台,这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从微信小店的商品交易额来看,去年第四季度它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

  而在较为核心的业务游戏方面,腾讯在去年也保持稳定。去年收入同比增长7% 至 3192 亿元。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为 580 亿元,按呈报及固定汇率计算的增幅均为9%,得益于《PUBG MOBILE》及 Supercell 游戏的强劲表现。

  本土市场游戏收入增长 10% 至 1397 亿元,得益于《无畏契约》《火影忍者》《金铲铲之战》及《英雄联盟手游》的收入增长,以及《地下城与勇士:起源》与《三角洲行动》的新收入贡献。

  谈回购:有“灵活缓冲”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宣布 2025 年将继续回购股份,预计规模至少 800 亿港元;现金红利增加 32% 至约 410 亿港元,2025 年总股东回报最少达 1210 亿港元。

  “我们已经宣布将派发现金股息 410 亿港元,去年整体回购 1000 亿港元,今年计划回购 800 亿港元,减少的 200 亿港元可以称为灵活缓冲,用于观察是否需要进一步投资。”刘炽平对此解释称。

  “目前腾讯有强劲现金流,且整体投资组合很有实力,可以同时支持面向未来的 AI 投资和当期的股东回报,整体来说有财力进行均衡的资本配置。”刘炽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