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全员信发出后,我们跟百度同学聊了聊

  开年第一天,恰逢百度成立 25 周年,Robin 昨日晚间向全体百度员工发布了,从当初北大资源宾馆的两间小屋说起,回顾了过去 25 年百度走过的路。

  在厂哥印象里,Robin 发类似信的频率并不高。上一次还是 5 年前,当时正好是百度 20 周年的节点,结果赶上疫情,信的内容主要以致敬坚守岗位的员工为主。

  而这次的信息量明显在另一个 level ,忆往昔之外,Robin 不仅谈到了对技术的思考和理解,而且还对百度近期发生的事情疑似做出了回应。

  具体怎么解读,厂哥跟百度的同学聊了聊。

  谈起百度这些年的技术创新,Robin 开头即表示:

  “25 年来,我们始终走在技术的最前沿,始终相信技术创新才是百度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多年来一直把超过收入 20% 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上,并且不遗余力地尝试把最前沿的技术产品化,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这一看就是厂长的风格,满满的技术情怀。”

  过去 25 年,Robin 作为绝对的技术推崇者,而百度的工程师文化也被外界所熟知,这跟创始人有很大的关系。

  这几年,整个互联网都是降本增效的节奏,但有一说一,百度在技术上的投入还是慷慨的。

  今年 9 月,百度给四支团队颁发了“百度最高奖”,奖金总额达 400 万美元。百度最高奖自 2010 年提出,已连续颁发 14 年,累计对员工奖励金额超 3.5 亿元人民币。

  重大技术创新来源于规模化应用

  在谈及技术和应用的关系时,Robin 认为,只有规模化的应用才能让技术发挥它的价值,甚至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实践表明,重大的技术突破,颠覆式的创新往往是规模化应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同时他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

  “没有万卡集群就不会有大模型的智能涌现,就不会有这次生成式 AI 的浪潮;没有数以亿计的运营公里数,无人驾驶就不可能比有人驾驶安全十倍;没有大量的 AI 原生应用的推动,国产 AI 芯片就不可能真正成熟!”

  一位厂友是这么理解的,他对 Robin 的说法表示认同,因为没有规模化的应用,就体现不出商业价值,而体现不出商业价值,技术投入是不可持续的。

  同时还有厂友认为,这或许可以看作是 Robin 对“卷应用不卷模型”的另外一种表述。

  因为从去年开始,Robin 曾多次呼吁,当 AI 技术发展路线从辨别式人工智能转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后,一样的数据在各家大模型跑一遍,这是巨大的算力浪费。

  “目前行业最需要的是应用,而不是模型。AI 必须要用,不用就是两个毫无意义的英文字母,用 AI 去做更多行业与应用的改造才真正直接创造价值。

  “Robin 非常看重 AI 原生应用,在很多场合反复提。”

  拿百度文库来说,之前看报道,百度文库月活 7000 万。Robin 在信中透露,文库已经有 4000 万付费用户…

  之前大家都觉得某些大厂的 App 冲得猛,几十个小目标砸下去,做到几千万月活。但这类 App 没有商业模式,所以内部也说,免费的都是 ICU 产品,一拔管就死。

  道理很简单,它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靠技术创新来做企业,失败概率会高于同行

  在聊完技术和应用的关系后,Robin 话锋一转,

  “当然,走在技术的最前沿也意味着我们要冒更大的风险,要承受高于同行的失败概率,要耐得住寂寞,要忍受别人的不理解甚至白眼,要不断试错,要知道哪一天方向走错了需要迅速调整方向,重新出发,甚至要对自己的能力边界有清醒的认知,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

  在一些厂友看来,这或许是对近期一些事情的回应。而且能感觉的到,Robin 也是想为大家提振信心,引导大家更加理性地去看待。

  说起近期的几件事情,其实百度的厂友们也一肚子的委屈,厂哥大概整理了下:

  1、关于投资的新能源电动车企业停摆

  一边喊着跟员工共进退,一边连员工N+1 的钱都不留,咱就是说这是什么管理层?

  被摆了一道,明明自己是受害者,然后自掏腰包给了员工交待,履行了本不属于自身的义务,还没人说好。

  创投圈因为这事儿都破防了,都在骂百度开了坏头儿。员工没人兜底,固然值得同情,但是股东承担连带责任…以后谁还敢投创业企业?

  2、关于在大模型的竞争中,落后于友商

  是否投放多就代表领先,投放少就代表了落后?是否 Dau 第一就代表领先,Dau 没有排在第一就代表落后?那种纯抢份额的投放意义在哪里?

  百度过去 25 年来在技术投入上交了不少学费,这点儿投放费用跟过去交的学费相比,难道是百度掏不起吗?明显它不是这个逻辑嘛…

  为创业交学费应该说是一家科技企业所必然面对的。

  Robin 提到要“冒更大的风险”“要不断试错”,甚至是“走错了需要迅速调整方向,重新出发”。看得出,百度的技术战略 25 年来是一以贯之的,这不是钱的问题。

  这也让厂哥想起,优衣库创始人在《一胜九败》中说的,“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媒体总是一边抬轿子,一边摔轿子。”“好的时候一个劲儿地夸你,不好的时候就把你说得一无是处。”做企业哪有那么容易,王兴不也是屡败屡战才有今天的美团么?

  AI 技术和应用将在 2025 年井喷

  在信的结尾,Roin 提到对 2025 充满期待。他表示,大模型赋能的 AI 原生应用正在各行各业各种场景迅速普及,在 2025 年会继续井喷式增长。

  对此,有厂友说起自己观察到的一个细节,那就是注意到很多人把 AI 大模型 App 放在了电话或者微信的旁边。

  经过 2023、2024 的酝酿和积累,相信这层窗户纸会在 2025 捅破,这是迟早的事。

  而对百度来说,Robin 也多次表达过大模型要重视应用。这次他重点提到 iRAG、秒哒。iRAG 能消除大模型幻觉,秒哒能让不懂编程的人用自然语言开发应用,这些都为 AI 应用爆发提供了技术支持,25 年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