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年榜“泼冷水”,除了悟空、中国游戏仍然“一穷二白”!

  GameLook 报道/2025 年即将到来,有关 TGA 年度游戏的话题讨论仍有余温。一片辞旧迎新的氛围下,Steam 平台也公开了一年一度的年度最佳游戏榜单。

  不同于存在评审主观成分的各类奖项,Steam 的这份年度最佳榜单是严格按照游戏在 Steam 平台的收入和在线人数进行评选而出的。我们也能趁机一窥整个平台上热度最高的头部产品的情况。

  每个大类均按照排名被分为铂金、黄金、白银、青铜四个级别,涵盖了在 1 月 1 日到 12 月 15 日期间平台收入前 100 的游戏产品。GameLook 也总结了三个主要大类下处于最高级别的产品成绩情况(同一级别内排名无先后之分):

  除了上表中出现的产品外,网易《永劫无间》、腾讯全资控股的 Digital Extremes《星际战甲》和腾讯投资的 Keen Games 研发的《雾锁王国》进入年度畅销榜单黄金级(毛收入 13-24 位)。网易《七日世界》、腾讯投资的 Eleventh Hour Games 旗下《最后纪元》进入年度畅销榜单白银级(毛收入 25-50 名)。

  回头遍览全年榜单的情况后,GameLook 产生的第一感受是:中国游戏产品在整个 Steam 平台的存在感仍然很低,甚至 2024 年国产独立游戏因为缺乏爆款、国产独游在今年 Steam 年榜(TOP100)上吃了个“零蛋”,这与 Steam 中国玩家高达 30% 左右相比形成了鲜明对比。

  《黑神话:悟空》几天狂卖 2000 万份的销量成绩,无疑给包括 GameLook 在内的中国游戏人打了足量的“鸡血”,让人仿佛感觉到中国游戏一夜之间迎来了快速崛起。

  但事实上,在 Steam 全年毛收入 Top 50 的 2024 年新游里,仅有《黑神话悟空》和网易《七日世界》《漫威争锋》三款纯国产游戏现身。相比之下,中国游戏在手游领域的存在感则要强上不少,全年收入前十的游戏中往往能占到三到四个位置、整个 Top 100 中也能抢下二三十个席位。

  俗话说,一枝独放不是春。黑神话一杆“大旗飘扬”给到全行业精神鼓励的同时,唯有在各个细分领域迎来普遍性胜利,才能向我们证明中国游戏行业出现了全面崛起。

  比如在独立游戏的方向,虽然营收大头无疑仍然由头部公司的 3A 大作拿走,但《幻兽帕鲁》这样由中小团队研发的产品仍能跻身营收第一梯队,和顶级大作站在一起,同时更有《V Rising》《内容警告》《小丑牌》《致命公司》等独立游戏产品进入平台 Top 100。而相比之下,尽管今年我们见到了《饿殍-明末千里行》《苍翼混沌效应》等国产佳作,但来自中国的独立游戏团队则在这篇榜单中“挂零”。

一人开发的独游《致命公司》和《荒野大镖客2》在同一个收入档位“肩并肩”

  此外,《无限暖暖》等近期相当重要的国产多端大作也没有选择将 Steam 作为发行战场之一——中国厂商为何并不青睐 Steam?

  GameLook 猜测,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厂商所擅长服务型游戏在 Steam 平台的付费状况仍不算理想。比如年内峰值在线人数达到 38 万的《永劫无间》在营收上没能跻身“铂金级”(前 10 名)。再加上通过 Steam 渠道支付也会被 Steam 进行 30% 抽成,而跳转官网支付则又增加了转化链路,这无疑会让营收情况受到影响。

  再者,Steam 平台本身相对透明公开的用户评测体系和在线人数统计,都可能为产品招致负面舆情,这也可能是很多中国游戏厂商不愿意登陆 Steam 的原因。比如前不久就有一则行业新闻,有内部人士曝光称育碧曾试图联系 Steam,希望他们取消在线人数统计,以免给育碧的投资者带来恐慌。

  但我们也不应忘记,根据 Steam 最新的用户统计,整个 Steam 平台的简体中文用户达到 30%,几乎和排名第一、占比 33% 的英语用户平分秋色。大量用户在此聚集的同时,国产游戏产品、中国风格的游戏题材在 Steam 上仍然缺位。这里也是全球 PC 端游戏用户最为主要的聚集地,或许没有之一。对于中国厂商来说,整片 Steam 平台显然仍有大量潜力可挖。

Steam 11 月用户使用语言统计

  我们也能看到,无论是腾讯的《暗区突围》《流放之路2》还是网易的《漫威争锋》《七日世界》和近期开测的《Fragpunk》等产品,都开始越来越多将 Steam 作为其主要的发行平台之一,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初期效果。

  随着越来越多国产游戏产品持续提升研发品质和出海实力,有了面对全球玩家公开检验的底气,GameLook 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中国游戏向 Steam 这片 PC 市场重要的高地发起进攻。如今我们在手游市场所看到的“中国游戏席卷全球”,未来也极有可能在 Steam 平台再次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