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Look 报道/说起国内 PC 游戏玩家熟知的国外游戏厂商,瑞典游戏开发商 Paradox Interactive, 也就是P社,绝对名列其中。以历史策略类游戏而闻名的P社,推出过《欧陆风云》、《钢铁雄心》、《维多利亚》、《群星》等等作品,这些作品凭借其深度和复杂性,让玩家能够在游戏中采取自由的策略,去模拟改变人类历史进程,这些“自由”的策略,也诞生出了P社玩家“人均战犯”的梗。而腾讯更是在 2016 年就收购了P社5% 的股份。
然而,P社最近两年却接连传出了负面新闻,外媒 PCgamer 甚至称“P社正在自由落体”。
去年,P社推出了自己旗下著名城市模拟经营类 IP《城市天际线》的续作,《城市天际线2》。然而由于游戏出现了严重的性能问题,在上线后迅速引起了玩家的集体差评,更糟糕的是,在游戏本体修修补补半年,性能情况略微好转以后,今年 3 月推出的首款 DLC 又出现了口碑滑铁卢,导致P社最终不得不道歉、退款,并且免费赠送这个 DLC。
《城市天际线2》上线后好评率不到 50%
而今年 6 月,P社对标 EA《模拟人生》系列的人生模拟游戏《 Life By You》在 EA 版正式上线的前两周,被P社砍掉。这也直接导致P社上亿元的研发成本打了水漂。根据P社发布的 2024 年年中报告,由于《 Life By You》项目被中止,2.08 亿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约 1.42 亿元)的资产化研发成本被记为损失,这也直接导致P社 2024 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 90% 。
这还不算完,今年 5 月P社宣布,预计于今年秋季上线的《Prison Architect 2》,在上线前几个月,临时更换了研发商。听说过游戏研发中途换发行商的,但换研发商实在少见,毕竟一个大型游戏项目的开发过程十分复杂,这也导致今年 8 月P社再次发布公告,《Prison Architect 2》面临“性能问题”,该项目将无限期延期。
《Prison Architect 2》
那么这家欧洲明星游戏开发商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他们连踩三坑?
《天际线2》暴雷,轻率决策的恶果
2015 年发售的《城市:天际线》可以说是模拟建造类型最热门的游戏, 它的开发商 Colossal Order 其实在《城市:天际线》之前,就和P社合作过推出了一款城市交通模拟游戏《Cities in Motion》。
《城市:天际线》在 Steam 上拥有近 20 万评价数和 93% 的好评率
而《城市:天际线》则是一款更加成熟的城市建设游戏,由于当时的市场上并没有完善的城市建造游戏,以及 EA 早年推出的几款类似产品在市场上反响不好,《城市:天际线》弥补了市场上的空白,从而让开发商 Colossal Order 和发行商P社都获得了巨大成功。
《城市:天际线》曾经凭借其复杂的构建机制,超高的自由度,再加上优秀的优化、开放的 MOD 接口,获得了无数玩家的好评,然而其续作《城市:天际线2》却在游戏的性能表现上出现了巨大问题。
在游戏刚上线时,其对 CPU 和 GPU 的规格要求本身就偏高,而且哪怕是高配玩家,游戏的性能表现也十分不稳定,会出现低帧率、卡顿、动态分辨率极低等等问题,游戏还缺乏 DLSS 支持。
然而令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P社并非是公测之后才发现游戏性能表现出了意外,P社的首席创意官 Henrik Fåhraeus 近期在接受外媒采访,提到《城市:天际线2》公测之后的滑铁卢时,承认了P社在发布之前就知道《城市:天际线 2》的性能需要改进——他们只是错误估计了玩家的关注程度。“我们知道游戏的性能不是很好,但我们低估了玩家对这件事的看法——我们没有想到玩家(关于游戏性能)的看法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影响。”
很显然,P社的管理层当时其实知道,《城市:天际线2》的性能表现还需要优化,但他们依旧轻率地选择按原定计划正常上线游戏。高管所说的“低估了玩家的看法”,可能是指他们没想到玩家对游戏的性能优化会如此在意,也可能是指他们认为玩家会对新上线的游戏有一定容忍度,允许他们后续更新调整。
事实上,P社的副 CEO Mattias Lilja 近期在外媒采访中表示,“现在游戏预算紧张的玩家们对游戏有更高的要求,而且他们不再愿意接受新游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修复问题。”
而这番言论也再次引起了一些国外玩家的不满,有玩家就表示过去那些上线之后进行修复的游戏,只是一些小问题,或者是测试版本的遗留问题,而现在很多新游戏却在上线之后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城市:天际线2》首发的性能问题,也导致去年游戏官方宣布在这些性能问题解决之前,不会推出付费 DLC,结果正如前文所说,他们在今年 3 月发布的第一个付费 DLC 又出现了问题,这次倒不是性能问题,只是单纯 DLC 的内容令玩家们无法满意,这也导致P社最后被迫出来道歉,并且将付费 DLC 免费发放。
其实这款 DLC 如果是在游戏本体表现正常、首发上线之后不久就推出,还不会收获这么负面的评价,但由于游戏本体已经是“戴罪之身”,导致玩家对它的信任感不足,也会有更高的要求。这都能看做是游戏首发之前,P社管理层轻率决策的恶果。
惊弓之鸟:腰斩即将上线的产品之后,再次临阵换将
如果说《城市:天际线2》的困境是P社轻率决策所导致的话,那么《 Life By You》和《Prison Architect 2》一个被砍,一个临阵换将、被无限期延期,则都能说明P社在吸取《城市:天际线2》的教训之后,已经成为了一只惊弓之鸟。
首先是《 Life By You》,P社当年的《城市天际线》能够成功,是因为 EA 做过的城市类模拟项目表现都不佳,而这次想要做一款人生模拟类游戏,也是因为 EA 旗下的《模拟人生》IP 已经很多年没有新作了,最新的一部系列产品《模拟人生4》也已经是 2014 年的老产品了。事实上,上个月,在 EA 投资者日演示中,《模拟人生》IP 项目的负责人曾经表示目前没有《模拟人生5》的开发计划。
然而 EA 之所以敢于这么做,也的确是因为《模拟人生》在人生模拟这个赛道上已经太过成功,其它厂商想要进场十分困难。而《 Life By You》显然不足以成为那个和《模拟人生》正面竞争的挑战者,游戏表现不及预期,是P社宣布砍掉这个项目的最直接原因。
事实上,早在今年 6 月P社宣布中止项目,并且解散掉负责该项目的工作室 Tectonic 之前,游戏的开发过程就已经困难重重。此前,《 Life By You》已经经过了多次延期,延期后发布时间定为 6 月 4 日,结果在上线前两周,项目再次宣布无限期延期,一直到 6 月中旬,P社干脆宣布中止该项目。
《 Life By You》
而《Prison Architect 2》目前似乎又走在了《 Life By You》的老路上。《Prison Architect 2》的前作,《Prison Architect》(《监狱建筑师》)在 2015 年上线,是一款饱受好评的模拟建造游戏。最初是由 Introversion 开发,Double Eleven 也参与了开发,主要负责了平台移植、优化工作等,2019 年,P社从 Introversion 手里买来的这个 IP,并且让 Double Eleven 继续负责该 IP 的后续持续开发。
今年 1 月份的时候,P社官宣了《Prison Architect 2》将于 3 月 26 日发布,并且在首支预告片中说明了二代产品将从 2D 全面转向 3D。然而后面又是多次延期,从跳票到 5 月,改到 9 月,并且P社还在 5 月份的时候宣布,更换了开发《Prison Architect》IP 长达 9 年的研发商 Double Eleven,由巴西工作室 Kokku 接手。国外业内人士推测,这是因为 Double Eleven 负责制作的几款《Prison Architect 》DLC 因技术表现不稳定受到广泛批评,而《Prison Architect 2》将原作的 2D 升级成了 3D,P社似乎并不信任 Double Eleven 的研发能力。
然而 5 月份P社宣布临阵换将时,离预期上线时间只剩 4 个月,哪怕P社自己在公告中提到为了确保开发工作交接顺利,以及提前几个月让 Kokku 参与了游戏开发工作,但时间毕竟还是太赶。
这也直接导致了今年 8 月份,P社再次宣布,《Prison Architect 2》将无限期延期。而《 Life By You》在宣布无限期延期后不到一个月,就被砍掉了,《Prison Architect 2》的命运又会如何?
尽管P社的副 CEO Mattias Lilja 自己表示,《Prison Architect 2》面临的挑战和《 Life By You》不同,“主要是某些技术问题,而不是设计问题。”,按照 Lilja 的说法,《Prison Architect 2》就是吸取了《城市:天际线2》的教训,避免游戏上线之后再去调整性能优化方面的问题。
但无论如何,更换开发商、多次项目延期都会影响玩家对游戏的预期,再加上《Life By You》几乎经历了一模一样的事,这都让游戏的未来蒙上了更多阴影。
屡遭困境的国外大厂们
其实,如果回顾一下P社过去几年出现问题的产品,就会发现他们都来自于P社发行的几款“非嫡系游戏”——也就是核心工作室 Paradox Development Studio 以外的工作室,或者外部开发商制作的产品。
就比如《Lamplighters League》是一款耗资 2200 万美元的失败之作,导致了P社裁员并与长期开发合作伙伴,开发商 Harebrained Schemes 分道扬镳。再比如《Bloodlines 2》的原工作室 Hardsuit Labs 所属的开发商被P社收购以后,游戏的开发过程遇到了困难,P社也是解雇掉了 Hardsuit Labs,将《Bloodlines 2》交给了另外一家工作室 The Chinese Room。
不难看出,P社似乎在开枝散叶、发展其它游戏类型的过程中,对于识人用人这件事,总是出现纰漏,不然他们买下的游戏 IP 及其开发团队也不会频繁出现问题。外媒 PCgamer 就表示P社应该“采取专注于自己熟悉的游戏的运营策略”。
而P社的 CEO Fredrik Wester 在P社中期财务报告中也写道:“很明显,我们在几个项目中做出了错误的决定,特别是在核心项目之外的项目,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其实,不仅仅是P社,今年以来,有不少国外游戏大厂都陷入各种负面风波当中。比如开发过《光环》、《命运》的知名游戏工作室 Bungie,在被索尼互动娱乐(SIE)以 36 亿美元的巨资收购后,却接连裁员两次,其中今年 7 月底的一轮裁员受影响的总人数大约为 450 人,直接导致 Bungie 缩编三成以上。
而 Bungie 出问题的原因某种程度上和P社有点相似,都是公司试图扩张开新项目,结果被新老项目拖垮(当然 Bungie 的问题也有一半锅要归功于索尼给 Bungie 施加的免费游戏的研发压力)。
再比如育碧,今年在历经《星球大战:亡命之徒》成绩表现远不及预期,以及《刺客信条:影》为了 DEI 而强行设置黑人武士主角,甚至陷入了历史学术造假的风波之中,最终导致游戏跳票之后,育碧自己的股票在 9 月份一路狂跌,达到了 2015 年以来的最低点,近期甚至传出了育碧要被腾讯收购的消息(腾讯官方目前暂未对此事进行正式表态)。
如果细究这个传统游戏大厂为什么会沦落到即将卖身的境地,本质原因还是当育碧靠着《孤岛惊魂》、《刺客信条》等 IP 发家后,整个公司上至管理层下至一线开发者,似乎都已经陷入了对 IP 和“育碧罐头”式研发管线的强烈路径依赖,他们已经很难再拿出令玩家惊艳的新作出来。
《星球大战:亡命之徒》
同样出问题的还有另外一家巨头,Gamelook 此前也多次报道过,《星鸣特攻》(Concord)花了 2 亿美金的成本,研发了八年之久,结果上线两周就暴死,堪称游戏行业历史上最大的烟花之一。
而今年年初上线的《地狱潜行者2》( 《Helldivers 2》 )同样因为强制玩家绑定 PSN,让游戏长久的良好口碑在短短几日内一落千丈,游戏开发商 Arrowhead Studio 称这是发行商索尼“一意孤行做的决定”。
再比如《冰汽时代2》的开发商 11bit Studios,在游戏上线后股价却暴跌超 50%,原因是《冰汽时代2》的口碑与收入都明显不及前作,并未达到资本市场的期望。而《冰汽时代2》口碑下滑的主要原因,也是其作为正统 IP 的续作,却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个新游戏,一代中的生存策略被减弱,反而突出了党争、政治的元素,而这并未得到 IP 老粉的认可。某种程度上,这是游戏制作组自嗨过头、脱离玩家的表现。
为什么这两年国外游戏大厂会频繁出现各种问题?宏观地说,当然有游戏行业基本盘的影响,全球经济下行期,以及疫情过后游戏行业的泡沫破碎,全球游戏行业整体都陷入了大规模裁员潮,而整体就业环境越是动荡,人员流动越频繁,就越容易出现项目管理问题。
但是这些大厂自己也犯了很多决策失误,如果要给上文提到的这些出问题的大厂做一个归纳总结的话,就会发现它们犯了一个共通的毛病,那就是傲慢。这些大厂除了索尼是靠平台成为行业巨头之外,其它厂商都是靠着某一部或者某几部特别优秀的作品,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也导致它们同时收获商业利益与玩家、媒体的追捧之后,自己的位置站得太高,却离玩家太远。
国内游戏厂商们则要引以为鉴,从这些国外大厂的踩坑历程中,或许也可以用两个问题来自省——自己的核心优势到底是什么,以及玩家最在意、最想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