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面分手,杨立昆官宣单飞,Meta:你的新公司,我要合作!

  终于尘埃落定!“AI 教父”杨立昆(Yann LeCun)正式确认将离开效力了 12 年的 Meta,创办一家全新的 AI 公司。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人事变动,更像是一场关于“AI 未来该往何处去”的路线总决战。一边是 Meta 正在全力押注的大语言模型(LLM),另一边是杨立昆始终坚守的“世界模型”。当理想与现实的裂痕无法弥合,这位性格倔强的科学家选择了“单飞”,去亲自验证他的真理。

  12 年长跑终有时,AI 教父确认“单飞”

  随着杨立昆本人声明的发布,一切关于他去留的猜测都画上了句号。

  这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Meta 人工智能实验室(FAIR)的灵魂人物,正式确认将卸下他在社交巨头的职务,转身投入创业浪潮。

  据悉,杨立昆的新征程将完全围绕他的技术信仰展开——筹建一家专注于 JEPA(联合嵌入预测架构)的新公司。

  简单来说,与目前只会“预测下一个词”的聊天机器人不同,杨立昆构想的这类“世界模型”,是通过视觉等感知信息进行训练,从而能够真正理解并预测物理世界的运作规律。

  而 Meta 不仅不会与他“反目”,反而计划与他的新公司展开合作。

  内部边缘化?当“长期主义”撞上“军备竞赛”

  作为 AI 行业的“教父”级人物,杨立昆在 Meta 的日子或许并不像外界想象得那么顺遂。

  知情人士分析,核心矛盾在于“时间差”:

  · 杨立昆的追求:聚焦于长远的人工智能(AI)基础研究,这些成果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转化为具体的用户体验。

  · Meta 的焦虑:面对 OpenAI(ChatGPT)、Google 以及 Anthropic 等对手的步步紧逼,Meta 急需能够“即插即用”的模型来应对眼前的生存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杨立昆所坚持的长期项目,在 Meta 内部获取资源变得愈发困难。 当公司全力转向应对商业竞争时,纯粹的科研理想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冷遇。

  路线之争:大模型是“歧途”,世界模型才是未来?

  除了资源分配的矛盾,更深层的裂痕来自于技术信仰的根本冲突。

  众所周知,Meta 目前的核心 AI 产品 Llama,以及 OpenAI 的 ChatGPT,其底层逻辑都是大语言模型(LLM)。

  然而,作为 Meta 的首席 AI 科学家,杨立昆却多次在公开场合“唱反调”。他的观点异常犀利:

  · LLM 是错误的路线:他认为,依靠大语言模型,根本无法让 AI 达到人类水平的智能。

  · 世界模型才是正解:只有像 JEPA 这样能理解物理世界的模型,才是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正确道路。

  试想一下,当自家的首席科学家公开批评自家公司的核心战略时,冲突自然不可避免。据透露,这种直言不讳的批评,导致他在公司内部与其他高管产生了严重分歧。

  决裂背后:Llama 4 风波与被“禁言”的教父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许发生在今年夏天。

  当时,Meta 斥资数十亿美元组建了新的 AI 实验室,并罕见地从外部聘请了新的负责人和首席 AI 科学家。这一举动,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信号。

  更有知情人士爆料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内幕:今年早些时候,Meta 发布的 Llama 4 模型在行业专家中遭遇滑铁卢。随后,公司开始向“超级智能”方向急转弯。当时 Meta 内部部分员工认为,杨立昆已无法代表公司当下的 AI 战略。为了确保对外口径统一(尤其是关于大力发展 LLM 的论述),他们甚至试图让杨立昆淡出公众视野,不再安排他参加公开演讲活动。

  此外,杨立昆一直是技术开源的坚定支持者,而 Meta 在巨大的商业压力下,已在公开场合逐渐远离这一立场。

  理念不合、资源受限、话语权旁落。 对于杨立昆这样一位心怀星辰大海的科学家来说,离开,或许是为了更好地抵达。

  以下是杨立昆发布的声明

正如许多人从传闻或最近的媒体报道中获悉的那样,我计划在任职 12 年后离开 Meta:其中 5 年作为 FAIR 的创始主管,7 年担任首席 AI 科学家。

FAIR 对公司、对人工智能领域、对科技社区以及乃至更广阔的世界产生的影响都极其深远。创建 FAIR 是我最自豪的非技术成就。

我正在创建一家初创公司,旨在延续我过去几年与 FAIR、纽约大学 (NYU) 以及更广泛研究社区同仁一道推进的“先进机器智能 (Advanced Machine Intelligence,AMI)”研究计划。新公司的目标,是推动人工智能的下一次重大突破:构建能够理解物理世界、拥有持久记忆、具备推理能力并能规划复杂行动序列的系统。

我非常感谢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安德鲁·博斯沃思 (Andrew Bosworth)、克里斯·考克斯 (Chris Cox) 和迈克·施罗普夫 (Mike Schroepfer) 对 FAIR 的支持,以及他们在过去数年对 AMI 计划的支持。得益于他们一如既往的兴趣和支持,Meta 将成为新公司的合作伙伴。

在我看来,AMI 在经济的多个领域都将拥有广泛应用,其中一部分与 Meta 的商业利益重叠,但也有很多并不相关。通过独立实体来追求 AMI 的目标,是最大化其广泛影响力的最佳途径。

关于新公司的更多细节,我会在合适的时间分享。在此期间,我将在 Meta 留任至今年年底。

  (易句)

  (本文由 AI 翻译,网易编辑负责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