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组局“循环交易”,近期科技股股价下跌加剧美股投资者担忧

  动辄上千亿美元的估值,对于美国 AI 初创公司而言已经司空见惯。在科技巨头的资本推动下,OpenAI、Anthropic、xAI 等头部 AI 公司的估值仍在成倍膨胀。

  当地时间 11 月 18 日,微软、英伟达与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Anthropic 宣布建立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微软与英伟达将向 Anthropic 共计投资最多 150 亿美元,这将使得 Anthropic 的估值在目前的 1800 亿美元水平上翻番至超过 3500 亿美元。

  此前,Anthropic 的竞争对手 OpenAI 在获得软银等科技巨头投资后,估值也已经突破 5000 亿美元。

  而这些拥有实力雄厚的科技公司投资的初创公司则纷纷承诺斥巨资向大型厂商购买算力。根据一篇博客文章,Anthropic 已承诺从微软购买 300 亿美元的 Azure 云服务算力,并签订了高达 1 吉瓦的额外算力合同。Anthropic 还承诺购买英伟达的 Grace Blackwell 和 Vera Rubin 系统总计高达 1 吉瓦的算力。

  上个月,微软还与 OpenAI 签署新协议。OpenAI 签约购买额外 2500 亿美元的 Azure 服务。据公开信息梳理,今年以来,OpenAI 已签署了价值超过 1 万亿美元的算力购买协议,这些协议的交易方包括 AMD、英伟达、甲骨文和 CoreWeave 等。

  微软与英伟达都同时涉足了 OpenAI 与 Anthropic 两家头部公司的投资。微软早在 2019 年就向 OpenAI 投资数十亿美元,目前约占 OpenAI 股份的 27%。

  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在最新的视频中表示:“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我们确实需要超越零和叙事或赢家通吃的炒作,共同建设广泛、持久的能力,以便人工智能这项技术能够实现普惠价值。这个机会太大了。”

  然而,在 OpenAI 的旗舰产品 ChatGPT 发布三年后,投资者越来越担心人工智能的繁荣已经超越了基本面。一些商业人士指出,这些由巨头组局推动的“循环交易”加剧了泡沫风险,也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企业估值是否可持续的争论。

  11 月 18 日美股收盘,英伟达、微软和亚马逊股价都大幅下跌。英伟达、微软跌幅近3%,亚马逊跌幅超过 4.4%。当天纳斯达克指数收盘下跌 1.2%,标普 500 指数也连续四天下跌。

  根据券商杰弗里的报告,今年截至 8 月,亚马逊、微软、Meta 和甲骨文四家公司总计支出已超过 3000 亿美元,推动了 AI 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超级周期。

  美国知名财经评论员 Jim Cramer 认为,导致此轮美国科技股下跌主要因素是投资人不喜欢谷歌这些科技巨头在数据中心上的巨额投入,但他同时表示,人工智能战略仍是科技巨头无法回避的选择。

  11 月 18 日,谷歌 CEO 桑达尔·皮查伊表示,如果人工智能泡沫破裂,没有哪家公司能够幸免。他表示,当前的 AI 投资浪潮是一个“非凡的时刻”,但他承认市场中存在“非理性因素”,这让人联想到互联网泡沫时期的“非理性繁荣”。

  “我们现在可以回顾一下互联网。当时显然存在大量过度投资,但我们都不会质疑互联网的深远意义,”皮查伊说道,“我预计人工智能领域也会如此。所以我认为,在这样的时刻,既存在理性因素,也存在非理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