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全球近千万的 1 型糖友来说,每天扎针测血糖、打胰岛素是活下去的日常。他们的身体里,因为生产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罢工”,不得不依靠外部补给。但现在,一项颠覆性的研究带来了新曙光:科学家们成功将胃细胞“改造”成了胰岛素生产车间。
这项研究由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和北京大学的团队共同完成,并发表在权威期刊《干细胞报告》(Stem Cell Reports)上。他们的思路非常巧妙:既然缺少β细胞,那能不能从身体里找个“替补队员”,让它转行干这活儿?
他们相中了胃细胞。团队先在实验室里培育出人类胃部的微型“类器官”,然后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安装上一个神奇的“基因开关”。
当这些经过改造的胃细胞被移植到小鼠体内后,奇迹发生了。一旦启动这个开关,这些细胞就开始乖乖地生产胰岛素,其模样和功能都与正牌的胰腺β细胞相差无几。更关键的是,在患有糖尿病的小鼠身上,这些“转行”的细胞成功发挥了调节血糖的作用,改善了病情。
想象一下,未来这或许意味着,医生可以直接在糖尿病患者体内,利用他们自己的胃细胞进行“原位改造”,打造一个内置的胰岛素工厂,从而可能让患者彻底告别频繁的注射之苦。
当然,科学家们也冷静地指出,从实验室的小鼠成功到真正应用于人类患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项研究无疑为 1 型糖尿病的功能性治愈,推开了一扇充满希望的新大门。(刘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