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浩楠发自副驾寺
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史上头一次,港交所迎来 Robotaxi 冲击。
率先美股敲钟的“全球 Robotaxi 第一股”文远知行,刚刚又成功挂牌港交所,成为港股的 Robotaxi 第一股。

每股发行价为 27.1 港币/股,按照此次一共发售 8825 万股计算,文远知行在港股的市值达到了超 240 亿港币。

从赴美上市到在港 IPO 整一年时间,文远知行整体实力全面飞跃:
年内运营范围迅速扩大,坐稳了Robotaxi 出海 No.1的位置。
无人车队规模已超 1500 辆,其中超 700 辆为 Robotaxi。
对应的今年二季度 Robotaxi 营收同比激增超 8 倍…
实际上港交所的钟声敲响之前,文远知行代表的 Robotaxi 新赛程,已经在路上了。
文远知行港股招股书,说了啥
2022 年~2024 年,文远知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5.28 亿元、4.02 亿元、3.61 亿元。
2025 年上半年收入 2 亿元,同比增长 33.3%。尤其是今年第二季度,文远知行总营收 1.27 亿元,同比增长 60.8%,环比增长 75.4%:

毛利表现也在持续向好。
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的整体毛利为 3570 万元,同比增长 40.4%,环比增长 40.8%,综合毛利率为 28%,持续领跑行业。

其中,同期的产品毛利为 2910 万元,毛利率为 48.6%;服务毛利 660 万元,毛利率为 9.8%。
花钱层面,文远知行 2025 年 Q2 的营业费用为 4.88 亿元,同比增长 42.46%。
虽然直观上成本费用都在大幅上升,对应到实际,是文远知行之前众多已签约的 Robotaxi 项目开始集中落地,尤其是国际化方向,需要在研发之外,加强销售、运维体系等等。

而与之前常见的科技公司“流血冲刺”不同,招股书另一组数据透露了文远知行的真实经营状态: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文远知行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38.36 亿元,定期存款为 2.52 亿元,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流动部分)17.35 亿元,总计 58.23 亿元。
与一年前美股 IPO 时几乎持平——意味着这一年 Robotaxi 业务越做越大的同时,赚钱能力也在快速提升。
和一年之前文远知行 IPO 相比,有什么变化
可能还要从最新的财务数据中详细拆分。
具体到不同业务来源,文远知行一直以来将营收分为了产品收入和服务收入两块——
产品收入代表硬件产品的销售,包括 Robobus、Robotaxi 和无人清扫车,以及相关的传感器套件。

服务收入则包括 L4 级自动驾驶的运营服务(Robotaxi、Robobus 等),以及 ADAS 软件解决方案的收入。
前面说的二季度的营收快速增长,其实根本原因就是 Robotaxi 业务直接带动的。
以今年上半年为例,文远知行销售 Robotaxi 及相关服务的收入为 6203 万元,尤其是二季度收入 4590 万元,同比暴涨 836.7%,占文远知行这一季度总收入的36. 1%
2022 年时,这一比例还是8% 左右。
另外一个较大的变化,是研发费用。2025 年 Q2 的研发费用为 3.19 亿元,同比增长 33.10%,占营业费用的 65.37%,是总收入的 251.18%。

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公司研发费用为 2.8 亿元,同比增幅达 50.5%。
拆分一下,营收增长,支出也同步增长,其一是员工人数增加,以及平均薪资上涨,导致研发人员相关费用增加;其二来自研发项目服务费增加;其三,则是材料消耗及折旧摊销费用增加。
再叠加文远知行在自动驾驶前沿技术的探索,比如 AI 大模型、高算力平台、L2+ 端到端技术栈迭代等等因素,说明文远知行登陆港股的时间点,于自身来说是扩张规模、加速落地的冲刺阶段
反映到具体的业务数据上,招股书披露截至 2025 年年中,文远知行在全球已经部署了超过 1500 辆自动驾驶车辆,其中 Robotaxi 的数量超过 700 辆

相比去年 IPO 时,Robotaxi 的落地规模大幅增长。
至于落地广度,文远知行是整个 L4 赛道最早敏锐意识到海外需求和机遇的玩家,并且迅速付诸行动,率先在 11 个国家、30 多座城市部署 Robotaxi 等自动驾驶产品,也是行业首个拿下 7 个不同国家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企业。
这里特别说一下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刚刚提到文远有超过 700 辆 Robotaxi 车队,其中的 100 多辆在中东地区,大部分都密集部署在了这座中东城市。

对于所有自动驾驶玩家来说,阿布扎比是今后业务拓展的起点、样板间,同样也是“必争之地”,因为阿布扎比是目前除中美两国以外,唯一允许 Robotaxi 纯无人测试和商业化运营的地区。
其次,阿布扎比还是出行平台巨头 Uber 首个上线 Autonomous 自动驾驶专属分类的城市,意味着技术之外,阿布扎比和中国的众多城市一样,率先开启了 Robotaxi 商业落地中,技术-平台-监管三方合作的模式探索。
同样也是文远知行率先和 Uber 达成合作,长期密切协调的成果,文远知行是首家也是目前唯一入驻 Uber Autonomous 自动驾驶专属分类的 Robotaxi 公司。

这一步的意义不只是对文远知行:
如果说 2025 年是 Robotaxi 规模化商业落地元年的话,那么2026 年很有可能是 Robotaxi 的盈利元年
当然前提是得有文远知行这样的在规模之外,还能有不断提高、优化的毛利率以及现金流能力。
文远知行登陆港股,如何解读
从最浅表、最易观察的角度来看,文远知行时隔一年再次上市,最重要的不同是 Robotaxi 商业模式验证成功完成从 0 到1,开始加速度扩张。
资金当然是刚需。
不过从文远知行本身经营情况来看,即使在运营费用、研发费用快速上涨的同时,现金储备、经营现金流、毛利等等关键指标没有丝毫慌乱、急迫的节奏,反倒是越来越好。
换句话说,Robotaxi 的巨大市场空间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而文远知行又证明了自身经营能力,港股上市对于文远知行而言,更像是一次锦上添花,为业务扩张的加速度再助一把力。

对于同期,以及之后所有那些有志冲击港股的 Robotaxi 玩家而言,都是如此。
而文远知行又有独特性。Robotaxi 出海 No.1 港股锦上添花之外,还有投资和业务双重“烈火烹油”。
产业资本,包括网约车巨头、供应商等等密集出手投 Robotaxi 玩家,今年已成常态。但文远知行先后被 Uber、Grab(东南亚网约车巨头)、博世多重押注投资,行业唯一
从文远知行在新加坡和欧洲的进展中也能看出,继中美、中东之外,下一个 Robotaxi 爆发的主要市场是哪里了。
视野从 Robotaxi 扩展到更广阔的自动驾驶、物理 AI 层面,文远知行这一年又做了更多探索布局。
比如智能车参考详细介绍过的文远知行基于 Nvidia Drive Thor-X 芯片的打造的 HPC3.0 计算平台、以及文远知行闭环仿真引擎 WeRide GENESIS 等等。
敲钟前一天,文远知行的量产高阶智驾曝出新进展:和博世合作的一段式端到端,顺利 SOP(量产启动),从项目开始计算,用时 7 个月。

一贯“行胜于言”的文远知行,没有被自动驾驶升维降维、视觉融合之争迷惑,而是率先开始融合 L4、L2 架构,探索规则+模型的多元技术体系,自证泛化性、安全性可以共存。
更进一步,通用 AI 司机的基座大模型,启发的也许不只是自动驾驶。
去年文远知行率先美股 IPO,开启了 L4 赛道的“云开见月”。
一年后的港股上市,文远知行又率先开启“登月”工程,Shoot for the moon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