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改组落定,微软、软银豪赌AI

  10 月 29 日消息,OpenAI 同日宣布两项重大事件。

  OpenAI 宣布已完成资本重组,其非营利母体更名为“OpenAI 基金会(OpenAI Foundation)”,持有新成立的营利部门“OpenAI 集团(OpenAI Group PBC)”价值约 1300 亿美元的股权。

  同时,微软作为 OpenAI 长期投资伙伴,将获得重组后公司 27% 的股权,价值约 1350 亿美元。

  这项重大改组标志着 OpenAI 从原先复杂的非营利主导结构,正式转型为更适应资本市场需求的公益公司(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模式,为未来上市铺平道路。

  OpenAI 结构重组,微软稳了?

  OpenAI 在周二宣布正式完成资本重组,简化了公司结构。非营利组织(现称为 OpenAI 基金会)仍然控制营利性公司 OpenAI Group PBC(现称 OpenAI 集团),并在 AGI 到来前获得了直接获取主要资源的路径。

  其非营利母体“OpenAI 基金会”持有新成立的营利部门“OpenAI Group PBC”约 26% 的股份。OpenAI 基金会持有营利部门的股权目前估值约为 1300 亿美元。

  OpenAI 在文中称:这一重组结束了近一年与加州和特拉华州检察长办公室、投资者及慈善社区的争议,解决了 OpenAI 在成为更传统公司的同时能否坚守使命的质疑。

  与此同时,OpenAI 与微软双方签署了新协议,进一步巩固了战略联盟。根据重组方案,微软持有 OpenAI 集团(OpenAI Group PBC)的投资,估值约 1350 亿美元,占稀释后股权的约 27%。排除最近融资轮的影响,微软原持有 32.5% 的股权。

  双方协议保留的关键元素包括:

  1、OpenAI 仍是微软的“前沿模型合作伙伴”

  2、微软保留独家 IP 权利和 Azure API 独占权,直到 AGI 实现。

  双方协议演变的新条款包括:

  1、AGI 声明验证:一旦 OpenAI 宣布实现 AGI,AGI 声明将由独立专家小组验证。

  2、微软 IP 权利扩展:模型和产品的 IP 权利延长至 2032 年,包括后 AGI 模型(带安全保障);研究 IP 权利保留至 AGI 验证或 2030 年(以先到者为准),但研究 IP 不包括模型架构、权重、推理代码等。

  3、排除内容:微软 IP 权利不再包括 OpenAI 的消费者硬件。

  4、第三方合作:OpenAI 可与第三方共同开发产品;API 产品与第三方开发时独占于 Azure,非 API 产品可在任何云提供商上服务。

  5、微软的独立性:微软可独立或与第三方合作追求 AGI。

  6、计算阈值:如果微软使用 OpenAI 的 IP 开发 AGI(在 AGI 声明前),模型将受计算阈值限制(阈值远大于当前系统)。

  7、收入分享:收入分享协议保留至 AGI 验证,但支付期限延长。

  8、Azure 服务:OpenAI 合同购买额外 2500 亿美元 Azure 服务。同时微软不再拥有作为 OpenAI 计算供应商的优先供应权,允许 OpenAI 未来自由选择云服务供应商。

  9、政府访问:OpenAI 可向美国政府国家安全客户提供 API 访问,而不考虑云提供商。

  10、开放权重模型:OpenAI 可发布符合能力标准的开放权重模型。

  微软与 OpenAI 的合作关系自 2019 年开始,此次微软通过更新协议,可谓巩固了其作为 OpenAI 关键合作伙伴的地位,获得了长期 IP 权利和 Azure 独占权,直到 AGI。这使微软能更好地整合 OpenAI 的技术进入其生态系统,同时允许微软独立追求 AGI,降低了依赖风险。资本重组后 OpenAI 结构更稳定,微软的投资更安全。

  受相关信息影响,周二美国股市收盘时,微软股价报 542.07 美元,较周一收盘时的 531.52 美元上涨 10.55 美元,涨幅 1.98%,市值增至 40292.96 亿美元,突破 4 万亿美元。

外媒 The Information 整理出的 OpenAI 最新股权结构图

  OpenAI 的资本联盟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 的重组方案也为其获得软银巨额投资扫清了障碍。

  26 日,日本软银集团董事会已批准向 OpenAI 追加投资 225 亿美元,这标志着软银将完成对这家 AI 领军企业总额高达 300 亿美元的阶段性投资。

  而这笔投资的最终落实以 OpenAI 完成特定的企业重组为前提。

  该重组使 OpenAI 转型为一家公益公司,为其最终公开上市扫清障碍。

  随着资本重组完成,OpenAI 的投资者版图日益清晰。

  根据公开信息,目前,OpenAI 的主要投资伙伴包括:

  微软作为 OpenAI 最大股东,持有 27% 股权,自 2019 年起累计投资超过 130 亿美元;

  软银集团总投资额达 300 亿美元,是 OpenAI 另一重要投资方;

  其他投资机构,包括 Dragone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和 Thrive Capital,共同贡献了 110 亿美元。

  在技术合作方面,OpenAI 还与英伟达、甲骨文、AMD、博通等合作伙伴签署了约 1.4 万亿美元的数据中心容量协议。

  OpenAI 此次重组将对 AI 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OpenAI 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在宣布重组完成的直播中透露,OpenAI 迄今已承诺投入约 1.4 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当于约 30 吉瓦(GW)的数据中心容量。

  同时,OpenAI 公司计划大幅扩张基础设施投入,最终目标是每年投入 1 万亿美元。

  长远的愿景是建立一套技术和财务体系,能够以每周 1GW 的速度新增产能,每 GW 成本约 200 亿美元。

  这一宏大规模将加剧全球 AI 基础设施竞赛,推动对芯片、数据中心和人才的激烈争夺,重新划定行业竞争赛道。

  OpenAI、微软与软银们的资本联盟,不仅重塑了 OpenAI 的治理结构,更可能重新划定未来十年 AI 行业的竞争赛道。

  马斯克会怎么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知道埃隆·马斯克对此次 OpenAI 的重组会做何评价?

  OpenAI 与马斯克的“恩怨”由来已久。

  OpenAI 最早是由马斯克、美国创业孵化器 Y Combinator 总裁萨姆·奥特曼、全球在线支付平台 PayPal 联合创始人彼得·蒂尔等硅谷科技大亨于 2015 年 12 月 11 日创立的非营利性组织。

  2019 年,因为持续烧钱经营困难,OpenAI 从非营利组织转变为“利润上限(capped-profit)”模式,并在当年获得微软 10 亿美元投资。马斯克对此大为愤慨,在X上发文表示这和自己的经营理念不合,愤而退出 OpenAI 创始人团队。

  马斯克和 OpenAI 的矛盾在 2024 年 3 月全面爆发。当时,马斯克向旧金山高等法院提起诉讼,以违反合同为由起诉 OpenAI 及其 CEO 萨姆·奥特曼。

  而马斯克之所以起诉 OpenAI 及其 CEO 萨姆·奥特曼,是因为他认为奥特曼和 OpenAI 违背了这家 AI 研究公司成立时达成的一项协议——开发技术造福人类,而非为了利润。

  马斯克对 OpenAI 提出了包括违约、违反信托义务和不公平商业行为在内的指控,并要求该公司恢复开源。马斯克还在X上发文,让 OpenAI 改名成 ClosedAI,这样他就撤销起诉。

  今年 9 月,马斯克旗下 xAI 第六次起诉 OpenAI,指控其系统性挖角工程师并窃取商业机密。

  当然,OpenAI 也进行了反击,今年 8 月,美国加州奥克兰联邦地方法院裁定其反诉成立,指控马斯克长期通过诉讼与言论中伤公司以利 xAI。

  尽管 OpenAI 已完成重组,但双方矛盾未见缓和迹象,互诉案定于 2026 年 3 月在加州开庭。(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