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智元报道
编辑:元宇
美国签证体系,尤其在科技人才领域,长期被诟病为成本高、周期长、透明度低。前微软科学家 Priyanka Kulkarni 创办 Casium,尝试用 AI 改造签证服务,把3–6 个月的材料准备缩至 10 个工作日左右;部分案例不到 1 个月即可入职。
一位前微软科学家正在用 AI 改造美国签证体系,让一个 10 万美元的「昂贵流程」变得透明而又简单。
专注移民科技的初创公司 Casium,在H‑1B 新政落地后迎来窗口期,获 Maverick Ventures 领投的 500 万美元种子轮。

Casium 创始人 Priyanka Kulkarni
Casium 由前微软科学家 Priyanka Kulkarni 创办,多年在美国移民体系下生存的她和许多其他科技移民一样,经常体会到工作签证背后那份无形困扰与束缚。
凭借近十年的机器学习和 AI 研发经历,她希望用技术重构移民服务。
2024 年,Kulkarni 创办了 Casium,通过 AI 技术把一套昂贵、冗长、复杂、不透明的签证流程,变成了一套标准化的「AI 产品+服务」模式。
Kulkarni 宣称,Casium 可以把传统律所常见的3–6 个月材料收集期压缩到 10 个工作日以内,而且还能更早发现表单与证据错误,减少因低级失误被拒的风险。
Casium 的服务在美国政府H-1B 新政出台后显得更为重要。
今年 9 月,美国政府出台了H-1B 签证收费新规定:自 2025 年 9 月 21 日起,对新的H-1B 申请收取 10 万美元的一次性费用。
新规出台,对于许多美国本土中小企业和H-1B 签证持有者来说如同一记重拳。
Kulkarni 相信,Casium 以 AI 为核心的服务,能够为长期充斥延误与混乱的美国签证系统带来更高的效率和透明度。

Casium 创始人兼 CEO Priyanka Kulkarni(右四)与团队成员在西雅图的 AI House
用 AI 把几个月的工作缩短到几天
Kulkarni 是一位机器学习科学家。
她曾在美国持有工作签证多年,因此对美国复杂的签证体系深有体会,创办 Casium 就是为了借助 AI 技术,帮助更多人找到通往就业移民的路径。

「我们正在重新构想移民服务」,她在社交媒体上介绍 Casium 时说。
Casium 的目标是利用人工智能帮助企业高效处理雇佣优秀外籍人才的签证申请,也为正在创业的创始人提供移民支持。
它的出现,正好适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就业移民环境。
成立以来,Casium 已经帮助许多候选人极大提高了审批效率,一部分 Casium 的使用者从提交资料到正式上岗不到一个月。
Casium 也引起了一部分投资人的看好。
据《GeekWire》报道,近日 Casium 刚刚完成了 5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该融资由 Maverick Ventures 领投,AI2 Incubator、GTMfund、Success Venture Partners 及天使投资人 Jake Heller 共同参与。
Kulkarni 表示,Casium 提供的不只是把文件电子化,而是一种高质量的签证办理服务。
不同类型的工作签证,都会要求申请人及雇主向美国政府说明理由,解释为何该申请人值得获得机会,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各方面因素。
而 Casium 则会通过算法和专业律师评估,为申请人提供最合适的签证路径建议——无论是临时工作签证还是永久居留,帮助其提高签证通过几率。
在候选人填写信息后,Casium 会利用一组智能体,自动检索公开数据,如学术论文、专利等,快速了解候选人的背景,并自动收集申请所需资料。
只需几分钟,Casium 便可生成候选人的详细资料报告,并将其发送给一组与 Casium 合作的独立持牌律师和法律助理。这些法律专业人士会根据报告,为申请人推荐最适合的签证类型,如H-1B、O-1 和 EB-1A 等就业类签证。
Casium 还可以一键生成一份律师信草稿,概述候选人的资格与优势。
Casium 与专业的移民律师合作,由专业律师指导申请流程,并在必要时代表客户完成签证申请。
据 Kulkarni 介绍,Casium 可以将申请材料的准备周期从传统律所所需要的3-6 个月缩短到 10 个工作日以内。
目前,风投机构也在不断押注 Casium 所在的移民科技赛道。
与 Casium 最为接近的竞争者包括 Manifest Law 与 Plymouth,它们同样也在运用技术帮助雇主招聘和留住国际人才。
另一家面向家庭移民方向提供「律师+软件」服务的公司 Boundless 自 2017 年成立以来,已融资超过 5000 万美元。
在 Kulkarni 看来,从招聘、福利到薪酬,移民环节是人力资源体系最后一个尚待数字化的流程。
从微软科学家到 Casium 创始人
Kulkarni 出生并成长于印度,大学毕业后被微软录用。
在微软 Kulkarni 担任了将近十年的机器学习科学家,负责为 Office 等企业级产品制定 AI 战略。
在微软工作期间,她时常体会到H-1B 签证持有者所经常面临的那种无形困扰与束缚。
H-1B 签证通过抽签发放并绑定雇主,这使外籍员工对裁员忧心忡忡,也不敢轻易换工作,因为新雇主未必能担保签证。
「那段时间既劳累又令人困惑,有时甚至觉得职业发展受限。」
Kulkarni 表示。
虽然 Kulkarni 十分热爱她在微软度过的十年,期间也参与了许多有意义的项目,但似乎这些项目都很难激发她内心深处的创业激情。

AI2 孵化器新办公地点,AI2 孵化器 2022 年从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分拆出来,运营一个初创企业孵化器和一个风险投资基金。
因此,当 AI2 孵化器得知她有创业冲动并邀请她加入时,Kulkarni 十分想要抓住机会。
但为了可以不受签证限制地创办自己的公司,持有H-1B 签证的 Kulkarni 申请了 EB-1 签证。
她与一家知名律所合作,花了三个月多的时间才完成所有申请文件。
经历了这段漫长又繁琐的过程,Kulkarni 再次坚定了自己内心的创业方向。
因此,当孵化器的管理董事问她想打造什么产品时,她毫不犹豫地回答:「移民科技。」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 AI 构建的人,Kulkarni 坚信 Casium 有机会彻底革新整个行业:
「我真的想修复这个体系,我想改变它」。
H-1B 新政下
亟需更透明和高效的签证体系
虽然H-1B 新政策出台后得到了包括英伟达 CEO 黄仁勋和 OpenAI CEO 山姆·奥特曼在内的科技大佬的赞同,但是也让不少雇主措手不及,甚至引发了美国商会等机构的诉讼。

10 月 16 日,美国商会向美国政府出台的 10 万美元H-1B 申请新增费用提起了法律诉讼。
该诉讼认为,这项新费用是不合法的,因为它无视了管理H-1B 项目的移民和国籍法中的规定,包括要求费用应根据政府处理签证所发生的成本来收取。
美国商会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政策官 Neil Bradley 在声明中指出:
「这项 10 万美元的签证费用将使美国雇主,尤其是初创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在使用H-1B 项目时成本过高……我们的经济需要更多工人,而不是更少。」
由于美国商会的起诉,H-1B 新政前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在新的变化出现之前,企业引入海外人才时仍需要严格按照新规执行。
H-1B 新政对于企业而言,不只是多付一笔「签证费」那么简单,也带来了合规、法律、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冲击。
比如从H-1B 人才的引入路线、费用风控、配套人才路径的备选(替代签证)、合同条款、职务与岗位说明等多方面都要与新政策要求同步。
而且对于企业而言,一旦「关键人才」依赖H-1B 模式,发生签证问题、续签延迟或政策变化时,组织风险就会上升。
落在每个申请者身上,H-1B 新规旨在推动雇主为高技能、高收入人才优先申请,这将使得低薪、边缘型职位通过H-1B 变得更难。
无论是企业或者个人,都需要考虑尽可能避免触发 10 万美元费用的概率。
这无疑大大抬高了企业和人才相互匹配和人才流动的成本,使企业与人才的绑定更为紧密,H-1B 签证持有者的转职、跳槽无形之中都会受到限制。
再叠加复杂流程与政策变化等因素,无论是雇主,还是H-1B 签证的持有者,双方都需要更加透明、高效、灵活的人才合作模式,这一切为 Casium 等「移民科技」公司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毕竟,在美国也需要像 Casium 这样的 AI 公司,构建一个更透明、高效的签证体系。
参考资料: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casium-ai-visa-filings-immigration-law-startups-2025-10%20
https://www.geekwire.com/2024/i-want-to-change-this-microsoft-vet-launches-startup-to-transform-work-visa-applica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