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干细胞移植技术,成功逆转了中风导致的大脑损伤,实现了神经元的再生与运动功能的恢复,这一突破为脑部疾病的治疗带来重要进展。
中风是成年人常见的疾病,约四分之一的人会在一生中罹患中风,其中近半数患者因脑细胞不可逆损伤而遗留瘫痪或语言障碍等后遗症。目前临床尚无修复此类脑损伤的有效手段,因此开发新的再生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该研究采用人源神经干细胞,这类细胞源自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后者可由普通体细胞重编程获得。团队首先在小鼠模型中模拟与人类症状相近的永久性中风,并对其基因进行修饰以避免排斥反应。在中风发生一周后,研究人员将神经干细胞移植至受损脑区。
结果显示,移植的干细胞不仅存活超过五周,还大量分化为神经元,并与宿主脑细胞建立功能连接。此外,实验还观察到血管新生、炎症反应减轻及血脑屏障功能改善等多重再生效应。通过人工智能辅助的步态分析,研究进一步证实干细胞治疗显著改善了小鼠的运动功能。
尽管成果显著,研究人员指出仍需进一步优化治疗安全性和递送方式。目前,团队正开发“安全开关”系统以防止干细胞异常增殖,并探索经血管注入干细胞等更实用的递送策略。日本已开展利用 iPS 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中风有望成为下一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