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2 日,俞敏洪在东方甄选 2025 年财报电话会议上意味深长地表示,自己置身“暴风骤雨”之中。
其实,“暴风骤雨”中的何止是俞敏洪。
自今年 7 月以来,东方甄选股价反常暴涨近 4 倍,年内高点一度达到 53.7 港元。但“过山车”来得猝不及防:8 月 19 日东方甄选先是暴涨超过 20%,接着又急跌近 20%,全天振幅超过 45%,市场一片哗然。
截至 8 月 28 日午盘,东方甄选股价情况。图/Wind
而 8 月 22 日发布最新财报,又开启了东方甄选新一轮的下跌。
8 月 25 日,东方甄选股价单日大跌 12.89%,26 日大跌 11.2%,收盘价 28.08 港元相较于 53.7 港元近乎“腰斩”。如果从 8 月 19 日最高点算,到 8 月 27 日收盘,东方甄选市值蒸发了约 270 亿港元(约合人民币 248 亿元)。
董宇辉“单飞”后的首份年报,究竟透露出什么信号?
暴跌
今年 1 月,在与辉同行分拆后的首个业绩会上,俞敏洪曾坦言:“经历了巨大不确定性后,东方甄选需要有一个恢复期。”
与董宇辉“分手”一年,东方甄选在业绩层面仍未完全走出余波。公司营收与净利润的大幅度下降,被外界理解为“去董宇辉化”的显著阵痛。
2025 财年(2024 年 6 月 1 日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东方甄选持续经营业务(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营收与 GMV 分别为 44 亿元与 87 亿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别为 32.7%、39%。而 2025 财年中期持续经营业务的跌幅仅为 9.3%,这意味着其全年业绩下跌幅度进一步扩大。
受董宇辉影响更大的,是公司的盈利表现。2025 财年,东方甄选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 620 万元,同比暴跌 97.5%。
东方甄选表示,营收下降主要是由于直播电商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公司在业务战略上的调整;而净利润方面则受到出售与辉同行的财务影响。
造成断崖式下跌的最大单笔因素正是付给董宇辉的 1.4 亿元“分手费”(体现在行政开支科目,使该项费用同比增加 22.5%)。剔除与辉同行影响后,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 1.35 亿元。
这份财报让市场“慌了”——8 月 25 日、26 日连续两天股价跌幅超 10%。
股价反映出的问题,其实更为复杂。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东方甄选今年 7 月以来股价的翻倍式大涨远远偏离基本面,背后可能存在多重资金博弈。
8 月 19 日东方甄选股价振幅高达 45% 的“过山车”就是一个鲜明例证。从交易数据上看,东方甄选全天换手率达 21.48%,创下近三年新高。当日股价经历剧烈波动,成交额达 93.85 亿港元。
当然,股价暴跌更本质的问题还是出在基本面,东方甄选最新业绩体现出的成长性跟不上现在的股价。换句话说,东方甄选当下属于严重被高估的状态。以市盈率来说,截至 8 月 27 日,东方甄选的市盈率 TTM 超过 4500;从零售业横向对比,沃尔玛、开市客分别在 35、55 左右。
在郭施亮看来,东方甄选的股价反应的除了基本面变化外,还与市场情绪面变化有关,此前公司股价存在一定急涨虚高的情况,一旦市场情绪下降、热度减退,或者改革转型过程中出现不顺利的情况,都可能影响市场估值定价。
图/视觉中国
依赖
想要走出风雨,东方甄选的必选项是让市场看见更明确的成长性。而市场担忧的问题其实很明显——没了董宇辉这样的现象级大主播,东方甄选到底行不行?
至少从当前的财报数据来看,头部主播所带来的流量效应短期内是难以替代的。2024 年 7 月,东方甄选主账号的粉丝数跌破 3000 万,时至今日东方甄选粉丝仍未涨回到 3000 万。
GMV 大降的同时,声量也在降低。以抖音带货月榜排名而言,东方甄选主账号已经被与辉同行甩在身后。蝉妈妈数据显示,自去年 8 月至今年 7 月,东方甄选主账号仅有 4 次进入带货月榜前十,对比之下,与辉同行从未跌出前三。
作为应对,其实早在董宇辉离职前,东方甄选就“未雨绸缪”,推行主播轮动制和垂类专营号的策略,开设了生鲜、服饰、美妆等细分直播间,并在董宇辉离职后加大了运营力度。
但仍挡不住头部主播的接连出走。今年 6 月,董宇辉之后,东方甄选头部主播顿顿(王若顿)也宣布离职。其常驻的“东方甄选美丽生活直播间”曾拥有 400 多万粉丝,是东方甄选主账号以外最火的垂类直播间。
对东方甄选来说,隐忧不止于此。比主播依赖更“隐形”的,是平台依赖。
今年 1 月,俞敏洪曾透露,东方甄选 60%—70% 的销售额依赖于抖音平台。他甚至直言:“这对于一个独立的上市公司来说,不是正常的商业模式。”
2023 年以来,从出抖入淘,到推出自营 App、付费会员制度,东方甄选“独立”态度鲜明。俞敏洪也在本次财报会议中多次强调,东方甄选最主要的任务是增加 App 的活跃度、注册量和会员人数。
但东方甄选的会员增长却面临瓶颈。自 2023 年 10 月推出 199 元/年的付费会员制度以来,东方甄选 App 付费会员的规模曾保持较快增长。截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东方甄选 App 付费会员订阅数量达 26.43 万人。
然而,其付费会员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25 财年,东方甄选 App 付费会员全年增加 6.57 万人,而 2024 财年仅下半年就增加了 7.48 万人。
另外,2025 财年东方甄选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的总 GMV 为 87 亿元。其中来自东方甄选 App 的占比从 2024 财年的 8.4%,提升至 15.7%,但占比仍然较低。
耐心
不可否认的是,东方甄选仍在为提升成长性而努力。
在外界看来,东方甄选想要讲述的是“线上山姆”的故事——以自营商品代替主播逻辑。
截至 2025 年 5 月 31 日,东方甄选已累计推出 732 款自营产品,而去年同期为 488 款。自营产品类别也从最初的生鲜食品及零食大幅扩展,新涉足日常消费品、食品和家居用品等。
基于这样的战略与动作,自营产品与毛利率的提升成为东方甄选 2025 财年的数据亮点。2025 财年,东方甄选自营产品占总 GMV 比例从 2024 财年的 40% 提升至 43.8%,自营产品总收入达到 35 亿元,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率从 25.9% 提升至 32%。
只是,自营占比和综合毛利率的提升虽然能拿得出手,但并不算是加分项。毕竟从绝对值来看,自营 GMV 同样下降了约 33%,占比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整体盘子缩减幅度更厉害;此外,报告期毛利率虽有提升,但 32% 的数值仍然比不过巅峰期 2023 财年 38.2% 的毛利率水平。
况且毛利率的提升,还是建立在“抠人效”的基础之上。2025 财年,东方甄选员工数量减少 482 人,同比减少约 25%,薪酬开支总额同比减少 17.6%。俞敏洪曾在 2025 年 1 月表示:“尽管公司业务量并未显著减少,甚至部分工作量还有所增加,但仍然实施了裁员。”
不容忽视的是,转型并不容易,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在鲍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零售行业专家鲍跃忠看来,东方甄选存在一系列的渠道挑战——既要面临对外部平台的高度依赖、自身商品体系缺失、全渠道转型滞后的问题,又需要突破自有品牌转型的瓶颈。
鲍跃忠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零售行业的核心逻辑,在于商品与品类管理体系。近年来商超行业频繁出现问题,本质上都是商品层面的漏洞,而搭建完善的品类管理体系需要长期积累。
而自有品牌建设转型方面,受困于时间与经验等因素,东方甄选在供应链深度、SKU 广度与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很多产品线均为新近设置。其虽在自营商品上尝试颇多,但并未形成非常鲜明的特色。
2024 年初,东方甄选自营五常大米被“打假人”质疑“与产地不符”,厄瓜多尔南美白虾被质疑“检测指标异常”,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讨论。尽管东方甄选迅速出示第三方检测报告自证合规,但仍有部分用户对其产品质量产生疑虑。
“东方甄选,无论是俞敏洪还是企业本身,都缺乏零售基因,从未涉足过成熟的商品体系建设,在大零售深度变革的背景下,其商品体系的短板只会愈发明显,后续搭建难度或将更为艰巨。”鲍跃忠说道。
东方甄选未来能否真正成长为“线上山姆”,将是平息这次“风雨”的关键。
参考资料:
《董宇辉出走后,东方甄选营收跌了 21 亿元,俞敏洪:我身处多少暴风骤雨之中》,2025-08-24,21 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于盛梅
编辑: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