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加州圆石滩,法拉第未来(FF)创始人贾跃亭又开了场发布会,宣布了一项比造车更“超前”的计划——“EAI+Crypto 双飞轮战略”。
这一次,他的 PPT 没有车,而是更抽象的加密资产指数、财库和 ETF 牌照等概念。
不仅要推出由上市公司主导的加密指数 C10,更计划构建一个初始目标高达 5 至 10 亿美元的加密资产财库(C10 Treasury)。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目的,就是告诉投资者们,这么干能赚钱,还会赚大钱。
01、入局加密资产
“EAI+Crypto”双飞轮&双桥梁生态战略,毫无疑问又是贾跃亭“市值管理”下向市场抛出的新故事。
别说,贾老板的发布会,要是没有出现一些新概念,总觉得缺少了些灵魂,这次我们试图拆解下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飞轮”,并审视它们转动背后的真实动力。
顾名思义,两个飞轮分别是“EAI 飞轮”和 Crypto 飞轮。
EAI,根据官方的阐释,EAI 即“Embodied AI”(具身智能),其核心是让 FF 的汽车“拥有灵魂、情感和个性”。
回到现实意义,就是不久前发布的 FF 第二品牌,FX Super One 上的那块被称为 Super EAI F.A.C.E.(Front AI Communication Ecosystem)的巨大 LED 屏幕,以及车内的 AI 助手。它能够感知环境,理解用户,甚至通过屏幕上的视觉效果与外界进行“情感沟通”。
换句话说,“EAI”作为贾跃亭造车的最新理念,其承载着法拉第未来原本的造车业务。
而“Crypto 飞轮”是此次发布会提出的全新概念,即加密货币业务,涵盖四种业务类别,包括加密资产财务、加密资产组合 ETF、加密资产指数、EAI+Crypto 生态应用。
如果说“EAI”是 FF 为产品披上的科技外衣,那么“Crypto”战略则是其试图为公司财务开辟新的方向,这一战略的核心只有一个,改善公司经营状况,提高公司的资本回报能力。
要了解这个战略,还得需要知道另一个概念——C10 指数。
根据发布会上的说法,是“首个由美股上市公司发起的市场加密资产一篮子组合指数”,这一指数的基准数为 1000,基准点取自 UTC 时间 8 月 16 日凌晨 0 点的数据,似乎看上去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或者标准普尔 500 指数类似。
但不同的是,后两者在选择标准、权重计算方法、调整机制都是完全公开的,可供全球投资者检验和复制,而现在的 C10 指数,除了这个响亮的名头,我们对其构成、方法论、管理方等核心信息并不知晓。
伴随而来 C10 指数而来的是——C10 Treasury 计划,也是驱使 Crypto 飞轮转动的核心业务,简单来说,就是将十大主流加密货币打包成一个指数型产品,有点类似基金。
在具体的资产模式上,采用“80% 被动 +20% 主动”的组合配置,“80%”严格按照”C10 指数”被动配置,“20%”由人工配置前十大流通市值的加密资产(除稳定币和虚假币外),每月动态调整。
当赚到钱后,将执行“三三三利息分配”计划,定期将存托锁仓利息收益,按持股比例执行分配:1/3 用于支持 FFAI 汽车业务发展;1/3 用于财库再配置;1/3 在获得董事会批准后,用于股票回购,增强股东回报与市值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FFAI 刚准备申请加密资产指数基金 ETF 牌照。
不过 FF 已经对 C10 Treasury 的价值回报进行了预测,其表示,当前行业存托锁仓平均年利率为3%-5%,以此测算,10 亿美元规模的 C10 Treasury 可产生约 3000-5000 万美元的固定年收益。
第一阶段中首笔 3000 万美金在内的总额5-10 亿美金的采购计划,在下周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其还表示,未来会不断增加投入,希望能尽快达到数百亿美金规模。
那么,钱从何来?表述中“在获得必要资金后”的限定词,已经说明了一切。
值得一提的是,Crypto 飞轮业务由 FFAI 的全资控股子公司独立运营,其业务、财务与 FFAI 的 EAI EV 完全隔离,确保运营独立与风险隔离。目前,FF 正在申请注册这家全资控股子公司 FFAI Crypto Treasury and Bridging Holdings Inc.
按照 FFAI 的说法,看似不相关的两个业务飞轮之间,是双向赋能的关系。EAI EV 具备周期长、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价值高、厚积薄发的特征;Crypto 则是短周期、快节奏、高价值、立竿见影的现金奶牛。
EAI EV 的技术和产品积累加速 Crypto 的场景化和应用落地,而 Crypto 所创造的价值反哺 EAI EV 量产扩张与品牌升级。
显然,贾跃亭现在就等钱来了。
02、新故事能换来多少粮
当传统资本市场对贾跃亭关上大门时,他转向了更狂野的“金融实验”,不难看出,FFAI 这个宏伟的加密财库计划,更像是一张向加密世界发出的“融资意向书”。
正式入局加密产品之前,FFAI 计划将其持有的 1 万多份车辆预订单(用户预订但未交付车辆的凭证)作为基础资产,通过合作方 RWA Group,将其代表的“未来潜在收益权”打包,设计成可在区块链上发行和交易的数字代币。
另一合作方 HabitTrade 提供交易平台,允许用户使用稳定币(如 USDT)购买这些代币。换句话说,就是把未来可能的收入提前拿出来卖,换取现在能用的钱,用卖车的承诺融造车的钱。
在 FFAI 这么干之前,大家应该都想不到融资还能这么高。
其实在 FFAI 的身上发生的无数次事件,对于其它车企都是毁灭的打击。
但事实证明,贾老板的每一个新故事似乎都能为自己的“造车梦”,续上可以盘活的希望,他总能让这家常年濒临退市的企业起死回生。
一个最直接的数据是,FF 成立十一年斩获了超 50 亿美元融资,最近的一次还是在上个月,根据外媒报道,法拉第未来已签订约 1.05 亿美元(约 7.5 亿元人民币)融资协议。
甚至,贾跃亭的造车事业开始迎来小高峰,不久前,发布的第二品牌“Faraday X”的首款 MPV——Super One,喜提爆单。
发布会一小时内,10034 台付费订单,当然是小订,预定金仅为 100 美金,但另外还有着一部分高含金量的 To B 付费预订单。贾跃亭表示,“FX 的 To B 付费预订单总量已超 4100 台。”
根据已经披露的数据,其中来自纽约的车行 JC Auto 下单了 1000 台,加州出行服务商 Skyhorse 追加 300 台,洛杉矶 NewPBB Auto 也订了 600 台。
最大的客户则是来自南加州的房产经纪公司 Pinnacle Real Estate,一口气要了 1000 台,还搞出个"车房同购"的新玩法——买房送车。
由于B端订单均附带不可退定金合同,具备法律约束力,可是真金白银的下定,虽然 4100 台听起来还不如国内车企半个月的销量,但对于过去 11 年只交付了 16 台车的 FFAI 而言,足以称得上是天文数字。
此次来自B端客户的支持,也说明了,贾跃亭由 To C 跳去 To B,这一招比之前可行的多,既避开了传统领域的竞争,还燃起了资本赚钱的希望。
当然也不排除因为车型更加“务实”,抛去车本身带来的各种争议问题,面向主流市场的定价,既不像 FF91 那样高不可攀,又不会掉进低端价格战的泥潭,而且弥补了美国中高端纯电/增程 MPV 市场的空白。
另外从来自B端客户的类型反馈来看,像租车公司、高端出行服务商等,商用市场对车辆的要求更注重实用性和成本效益,而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贾跃亭也算是找准了定位。
不过,讲概念的引擎可以全速运转,但它终究需要燃料。而燃料,只能来自于加州汉福德工厂里一辆辆真实驶下产线的汽车。
责任编辑:落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