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月 18 日消息,苹果 iOS 与谷歌 Android 这两大手机操作系统均推出了全新设计,但真正的变革潜藏在底层的人工智能。
以下为翻译内容:
近二十年来,无论用户买的是苹果 iPhone 还是搭载谷歌 Android 系统的智能手机,其工作方式都大同小异:点按屏幕上排列整齐的彩色应用图标。但今年,苹果和谷歌终于开始分道扬镳。
苹果将于今年秋季发布新一代手机操作系统 iOS 26,它采用了一种模仿玻璃质感的透明美学设计,让应用图标以及按钮能与屏幕上的内容融为一体。而谷歌则反其道而行之,其新发布的 Android 16 更强调鲜亮抢眼的色彩。
这些外观上的变化,或许预示着 iOS 和 Android 之间将出现更大的分化。谷歌正大力整合其 AI 聊天机器人 Gemini,从而自动执行撰写邮件、编辑照片和创建购物清单等任务。相比之下,苹果只发布了一小部分 AI 功能,并因技术问题推迟了新版 Siri 的发布,因此,苹果目前的重点是让其软件界面看起来更漂亮。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所获得的技术体验,可能会因购买的手机不同而大相径庭。随着谷歌深入 AI 领域,Android 用户很快就能拥有能深度挖掘其数据、并代其完成大量任务的手机,但消费者是否买账还是一个未知数;而苹果手机用户则会获得界面精美、打磨更精细的软件,这在本质上仍是对原有风格的延续。
iPhone 应用渐隐,Android 更显鲜活
上月苹果在软件发布会上揭晓 iOS 26,并推出名为“液态玻璃”(Liquid Glass)的全新界面。这种模仿玻璃质感的半透明美学设计,能让应用图标或按钮根据后方照片的光影与色彩自动改变自身外观。苹果还将这种玻璃质感应用到 iPad 和 Mac 等其他设备上,以提升生态系统内的体验一致性。
相比之下,谷歌则在今年 5 月举行的开发者大会上,为 Android 16 发布了全新设计 Material 3 Expressive,让用户手机屏幕更具波普艺术风格。用户可以选择一个颜色主题来改变软件界面的整体外观,例如紫色主题会搭配粉色应用窗口、紫红色文本和深紫罗兰色按钮。谷歌表示,这种设计的目的是让用户与 Android 系统建立更深的情感联系。
然而,这两大设计革新似乎更像是在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手机正在发生的真正变化,其实是由 AI 驱动的。
谷歌力推 Gemini 成“杀手级”应用
与前代系统一样,Android 16 也内置了 Gemini。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或文本与其进行交互,来简化手机操作。
过去几年,谷歌不断扩展 Gemini 的功能,使其可以控制笔记应用、谷歌地图和 YouTube 等各种软件。Gemini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复杂语言模型来预测词语的关联性。
这使得 Android 用户可以通过长按手机电源键唤醒 Gemini,并发出语音指令。比如在笔记应用中生成某种菜谱的购物清单、查询走到最近一家电影院需要多长时间,亦或是从 YouTube 上的烹饪视频中提取食材清单。换言之,尽管 Android 16 最抢眼的新特性是其多彩的界面,但驱动 Android 发展的真正力量,正逐渐由 Gemini 担当。
苹果仍在 AI 领域追赶
在 iOS 26 中,苹果对去年首次亮相的“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进行了功能扩展,新增了自动语言翻译、利用截图信息进行网页搜索等新功能。但这些工具,Android 用户早已使用多时。
实时翻译功能可以在苹果的信息和 FaceTime 等通信应用中使用。例如,当用户与一位讲母语的亲戚用 FaceTime 通话时,能看到屏幕气泡中显示的翻译字幕。(谷歌在 2021 年就发布了类似工具。)
新版 iPhone 系统还利用 AI,简化了基于截图信息的操作。例如,如果用户截取包含音乐会日期和时间的网页截图,系统会建议将音乐会信息添加到日程中。或者,如果用户截取了一张手提包的照片,点击按钮即可搜索外观相似的商品。(这与谷歌的“圈选即搜”工具类似,该工具允许 Android 用户通过圈选物体来进行基于图像的搜索。但不少用户称该功能是噱头,因为它很少有用。)
至于 Siri,苹果原计划在今年春天发布一款融合 AI、足以媲美谷歌 Gemini 的升级版虚拟助理,但在内部测试发现其近三分之一的请求都不准确后,这些计划被无限期推迟。目前,苹果用户只能与旧版 Siri 对话,并将部分请求转给 OpenAI 的聊天机器人 ChatGPT。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
所有主流消费科技公司都在重新设计产品,将新的 AI 技术融入日常使用的软件中。但目前所有的工具仍会频繁出错。
也就是说,用户无需盲目跟风。但按照这个速度,Android 用户将比 iPhone 用户更早体验到拥有一部 AI 手机是什么感觉——一种能为用户代劳、自主操作应用的设备。(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