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肺活量衰减始于 20-25 岁

  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肺活量从童年到老年的演变过程。学术界此前认为,人体肺功能在 20 至 25 岁达到顶峰,之后趋于稳定,并于成年后期随着肺部衰老而开始衰退。然而,这一模型是基于并未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研究建立的。相比之下,新研究采用了“加速队列设计”,即将多项队列研究数据整合以覆盖所需年龄范围。

  研究显示,肺功能存在两个发展阶段——童年期的快速增长阶段,以及延续至肺功能峰值前的缓慢增长阶段。研究使用两个参数评估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深吸气后第一秒呼出的气体量,以及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后无时间限制的最大呼气量。女性在 20 岁左右 FEV1 达到峰值,男性则在 23 岁左右。出人意料的是,研究发现,峰值后并不存在稳定期。分析表明,持续性哮喘和吸烟都会影响肺功能,但方式与既往认知不同。持续性哮喘患者会更早达到 FEV1 峰值且终生处于较低水平,而吸烟者从 35 岁开始出现更快的肺功能下降。

  doi.org/10.1016/S2213-2600(25)00043-8

  中国科学报:肺活量衰减始于 20 至 25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