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探讨了文科与 AI 技术发展的相关联。
谢维和教授教授表示,AI 的发展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学术界的研究模式与学术逻辑。但有时候 AI 往往不能回答出用户所想要的答案。对此,谢维和教授认为 AI 的回答质量与使用者的价值取向、认知偏好、情感态度与文化修养有关。
对于上述的情况,谢维和教授进一步表示,这都反映了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使用者文化素养的差异对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效能的影响与制约,体现了人工智能或大模型的发展对文化的依赖及内在关联。
此外,谢维和教授还认为,在充分重视 AI 科学性的同时,强调向 AI 提问的人文取向是非常必要的。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态度与个性特征,体现了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展示了求知欲与好奇心,以及终极关怀的价值观等等。
谢维和教授指出,问题的指向不仅是工具的实用性价值,而最根本的是人性,是真理、是意义、是目标。这种提问的人文取向不仅能够为人工智能与大模型赋能,而且是引导人工智能与各种大模型健康规范发展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