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新识研究所,作者 | 杨启隆,编辑 | 丁力
越来越不保值的手机,不仅是换机人群心中痛点,也成为了压制新机销量不可忽视的因素。
据 Canalys 统计,2024 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全年出货量达 2.85 亿台,虽然在两年的下跌后终于迎来一点复苏,但想要重回过去高速增长的轨道却显得有些许困难。
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二手智能手机市场(包括翻新和二手手机)同比增长了6%,已占到全国智能手机总销量的 20%,并预计在 2025 年中继续加速增长。
“我不会在发布会后立马下单新机,因为哪怕‘尝鲜’下单的用户有不少的额外权益,但稍微等几天找个店员便宜几百块钱拿下不更香吗?而且现在手机换代能给到的升级越来越少了,真不如看看去年甚至前年的旗舰机,又便宜体验还好”,李闻向我们表示。
拥有和李闻相似看法的人还有很多,“新机发售即贬值”的现状,确实极大地削弱了用户购买首发旗舰的意愿,在手机升级越来越无趣的当下,更催生了“持币待发布会后购买往年旗舰”的观望心理。
也就是说,往年手机品牌旗舰机的价格越低,往往会对同品牌当年旗舰机的销售造成越大的影响,并且将成为一种趋势延续到下一代新机发布。
那么,当前国内主流手机品牌的往年旗舰机折价率分别为多少?又是否匹配其新机销售与品牌战略呢?
vivo 和 OPPO 标准版保值率低
为保证统计的一致性,在 OPPO 与 vivo 旗舰机保值率的统计上,我们选择了上一代标准旗舰 Find X7、X100 与影像旗舰 Find X7 Ultra 和 X100 Ultra 的 16G+512G 版本。
折价率=当前购买价格(京东、淘宝、拼多多较低值)/发售原价 99 新二手现价为转转平台购买最低价格
作为从中低端冲向高端的选手,两者旗舰标准版的保值率不出意外地成为了各主流手机品牌中保值垫底的那个。
其中,OPPO Find X7 可以在平台找到 3069 元的全新机,相比于 4599 的发售价直接跌去三分之一,折价率为 66.73%。而如果用户还能接受二手手机的话,在某二手平台上能拿到 2579 元的 99 新二手机,二手折价率进一步下探至 56.08%。
也就是说,对那些芯片没有太高要求并且不介意用准新机的用户来说,在一年后完全可以用一半的价格拿下 OPPO 上代标准旗舰,而如果去个人二手平台,半价换准新机也并不难。
vivo X100 标准版的状况也相差不大,4599 发售价在一年多之后全新现价也跌到了 3039 元,同样折价 66.08%,二手准新机的价格则下探至 2588 元,折价率也到达了 56.27%。
以上的折价率还是买价的折价率,对于那些用一年就要换机的卖机用户则更低,再叠加新一代旗舰标准版都有提价,卖旧机换新机的折价率会稳稳地跌到 50% 以下。试问一下,用一年价格就至少腰斩的产品,谁买谁不会掂量一下?
用户知道的,官方也知道,这也就出现了每每在新机发售后不久,两个定位类似的品牌就都要比拼一波跳水到底哪家强的情况,虽然是标准版会出现的情况,但好歹也是旗舰机的入门,颇有一种为了冲高端“顾前还要顾后”的窘迫感觉。
在高端的产品上,Find X7 Ultra 和 X100 Ultra 可就出现了分化。
OPPO Find X7 Ultra 一年后全新机的价格从 6999 跳到了 3869 元,二手准新机则进一步下探到 3558 元,折价率分别为 55.28% 和 50.84%,尚且不如标准版保值,卖掉手上 99 新的 Ultra 都换不来半台下一代标准版的产品,令人有些尴尬。
这样低的保值率,就差把“不要原价买 Ultra,等跳水再买”的消息直接告诉哪些每年都要换机的用户了,撑起的高价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一般虚无缥缈。
这样的高端化,正如某位中原地区经销商所说的那样,“OPPO 的高端机参数不差,但品牌撑不起溢价。同样的价格,消费者宁愿买二手 iPhone。”
OPPO 若想要改变这样状况,就势必要放弃一年的销量或在过硬技术支持下“稳住不降”,但这对于现在的 OPPO 来说实在有些困难,所以 OPPO 的新机跳水与不保值,或许也能代代传下去成为“传统”了。
相比之下,X100 Ultra 可以说是最保值的高端系列机型了,发布一年多后的全新机仅从 7299 元下跌到了 5389 元,二手准新机也能卖到 4268 元,全新保值率与二手保值率达到了 73.83% 和 58.47%,算是近两年中最保值的产品了。
这也同 vivo 坚守单点突破的战略有关,只要有过硬的技术并且可以忍受短期的低迷,向上的道路仍然存在。但同时过度聚焦单一产品线也对未来该机型的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品牌口碑完成升级之前,都有着滑落的风险。
总的来说,OV(OPPO 、vivo)虽然喊了很多年的冲高,但高端机的保值率一点都不高,尤其是对于那些每年都要换机的用户们来说更是如此,但这也让很多不追求最新款机型的消费者得以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享受到更好的产品,只不过代价是将 OV 永远锁在高端门前。
小米 Ultra 版保值率最高,标准版与 OV 保值率同水准
相比于 OPPO 与 vivo,一直被视作占据性价比铁王座的小米,标准版机型的保值率也并不高。
发售价 4599 元的小米 14(16G+512G),在经历一年多后价格也掉到了 3142 元的位置,保值率为 68.32%,虽然相比于 OPPO 与 vivo 标准版机型的保值率略高出一些,但考虑到平台价格及渠道差异的存在,这高出两个点的保值率也可以忽略不计。
二手准新机的小米 14 现价也跌到了 2638 元,57.36% 的折价率也同另外两位友商相差不大。
但是,小米 14 Ultra 的保值率却和 vivo 相似,保持在了较高的位置。截至目前,原价 6999 元的小米 14 Ultra 全新机的价格仍然还有 5309 元,保值率甚至超过了 X100 Ultra 达到了 75.85%,但其 Ultra 产品的二手准新机折价率则下滑到了和 Find X7 Ultra 几乎差不多的位置(51.55%)。
折价率=当前购买价格(京东、淘宝、拼多多较低值)/发售原价 99 新二手现价为转转平台购买最低价格
而之所以会出现标准版机型保值率较低但 Ultra 全新机保值率较高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小米在用一代旗舰的名头做出了性价比与体验感两款产品,同时还拥有一批忠实的发烧友。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由于小米 14 与小米 14 Ultra 的差距实在有些大,无论是屏幕、摄像、电池、充电速率还是影像,和 14U 相比,标准版完全可以被“踢出”14 序列,这也让 Ultra 的保值率可以保持在较高的位置,哪怕 15 Ultra 已经发布,14U 仍能拥有足够强的竞争力。
而这种“配置断层”的情况,也导致标准版并无法像 Ultra 产品一样承载旗舰品牌的溢价,反而被用户视为青春版旗舰,其保值率受中端机型冲击更明显,所以小米 14 的保值率也就被归到了 OV 标准版产品一列的。
不过,对于一直以来都打性价比牌的小米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数字系列标准版与 Ultra 机型在保值率上的分化,本质是小米对用户分层运营和品牌升维战略的必然结果。
标准版普惠大众,Ultra 锚定高端且都能走量的双轨制模式,既延续了性价比基因还同 OPPO 全系保值率低进行了区别,又逐渐突破价格天花板但还不像 vivo 一样“赌博式”冲高。
而在向高端化迈进的同时还能兼顾性价比的背后,其实更多的还是小米技术突破带来的护城河。
未来,如何把手机系列 Ultra 机型、汽车系列 Ultra 产品上搭载的极客技术也完成下放,让性价比产品同样体验到体系化溢价的红利,成为小米要攻克的下一个难关。
苹果华为旗舰居然也并不保值
作为相对老牌一些的高端机代表,华为和苹果一直以来都被贴上“保值王”的标签,但从数据上来看却并没有超过OV 米多少。
其中,华为 Mate 60(12G+512G)的原价为 5999 元,而当前同配置的最低价格为 4499 元,保值率为 75%,也是目前所有高端机中全新机型保值率最高的机型,但二手准新机的价格就没有这么坚挺了,3398 元的价格对应的保值率则为 56.64%,属于正常的保值率区间。
但 Pro+((16+512))版本机型的保值率就要低上不少了,原价 8999 现价 5546 的全新机保值率就掉到了 61.63%,虽然没有 Find X7 Ultra 那么低,但比起 vivo 与小米的 Ultra 要低上不少;而二手折价率就更惨了,47.98% 是唯一一个保值率跌破 50% 的机型。
折价率=当前购买价格(京东、淘宝、拼多多较低值)/发售原价 99 新二手现价为转转平台购买最低价格
个中原因也不难理解,华为的目标用户其实对产品的性能要求并没有太高,很多用户购买手机并没有很多功能上的要求,所以上一代标准版产品的保值率也就相对坚挺。
不过,到了 Pro+ 这种高端产品上,用户往往都不是差钱的主,也都会选择 Mate 70 系列的产品。而二手机保值率较低的原因也是如此,华为的目标用户不会购买二手机,购买二手机的用户很少有对华为手机性能的认可,也导致华为二手准新机的保值率垫底。
但是,不同于 OPPO 与 vivo,由于华为的目标群体并非没有那么看重性能、而是更加在乎购买渠道与所谓的品牌价值,所以保值率低并不会对其新机销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这就是打下高端市场、将高端心智种给用户后可以享受的专属市场待遇。
苹果的保值率也大致类似,256G 版本的苹果 15 全新机保值率为有 67%,二手准新机的保值率也只有 57.84%;更贵一些的 Pro Max(512G)的保值率为 63.32%,二手准新机保值率为 56.65%,并没有对高出其他品牌很多。
折价率=当前购买价格(京东、淘宝、拼多多较低值)/发售原价 99 新二手现价为转转平台购买最低价格
而这,也与人们心目中 iPhone 保值的观念有不少的冲突。
其实,在很多年前苹果确实比安卓手机更加保值,但在最近数年中,苹果手机保值率却越来越低。
据 3C 毒物报道,有数据据统计显示,从 iPhone11 系列开始,每发布一款新 iPhone,贬值率就会提升:其中 iPhone11 贬值率为 43.8%,iPhone12 贬值率为 43.8%,iPhone13 贬值率为 46.2%,iPhone14 贬值率为 47.7%,iPhone15 贬值率为 48.2%。
但是,保值率不高却并不是苹果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创新力衰退反而才是要面临的深层危机。
从乔布斯时代“设计驱动技术”的基因弱化到库克时代侧重供应链优化而非颠覆性创新,苹果最能吸引用户的能力已经“泯然众人”,AI 能力的落后更是让苹果从“定义需求者”沦为“追赶需求者”的角色。
不过,作为守江山的品牌,苹果的用户忠诚度、生态粘性、品牌价值、全球布局的供应链,都是苹果很深厚的护城河,光是依据已有的优势,苹果只要不犯错,就能一直享受高端红利,并且完全可以向下“突破”。
写在最后
在当前这个手机升级越来越无聊的时代,二手机的价格理应逐渐向新机靠拢,但现实却是保值率飞速下降,哪怕在消费降级、不少用户转向购买二手机的大背景下,准新机的价格仍在向着腰斩进发。
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厂商“竭泽而渔”的策略,为了追求短期的销售数字、市场份额和高端化,类似于 Ov 米的手机厂商往往采取了过于激进的价格战以及频繁的产品更新策略,使得上一代产品迅速贬值,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而如何平衡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找到一条既不会马上背刺消费者又能保证企业持续增长的道路,成为了摆在各大手机厂商面前的重要课题,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理性地挑选一款手机、是否选择购买二手产品也显得尤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