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爆发,一场国运级“豪赌”已经拉开大幕

  文智谷趋势

  有人感慨,只过了个年,却仿佛过了一个世纪。

  一夜之间,DeepSeek 席卷全球,过去观望的、不看好我们的,都一改策略,重新打量中国科技。

  舆论转向之外,影响更深远的变化,发生在长三角的智能工厂里、在杭深大厂的项目书上、在工信部和地方国资委的案头中……

  新一轮 AI 投资潮已经出现,力度超乎想象——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过 3800 亿,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

  百度,最近新增百亿,预计未来三年投入超 1000 亿

  字节跳动,去年投入 800 亿,预计今年达到 1600 亿

  ……

  大厂们正一改过去两年的节衣缩食,开始在云和 AI 基础设施、AI 原生应用等方面,拼命撒钱扩张。

  震撼性的大事,正在一件一件发生,信号极不寻常:

  继中央提“耐心资本”后,最大胆的地方政策出现了。广州黄埔区国资允许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 100% 亏损,相当于“免死金牌”;

  全球资本“真金白银”做多中国,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等一众海外机构认为中国核心科技资产被系统性低估;

  彭博数据显示,1 月全球对冲基金以数月来最快速度涌入中国股市,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总市值增长超 1.3 万亿美元;

  MSCI 中国指数连续三个月跑赢印度指数,为两年最长连涨周期;

  ……

  当最现实的大厂、最谨慎的国资、爱听故事的资本市场,同时将筹码押向中国科技和 AI 方向,一场影响深远的国运级“豪赌”已经拉开大幕,很可能颠覆未来。

  01

  在大洋彼岸,科技巨头们的投资,势头相当凶猛。

  公开资料显示:微软在 2025 财年规划了 800 亿美元的 AI 数据中心专项投资;亚马逊的 2025 年资本支出预算超 1000 亿美元,AI 基建为核心投向;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预计 2025 财年的资本支出将达到 750 亿美元,同样受到对技术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美科技巨头的天量投资,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大国科技博弈的走向。

  就拿阿里巴巴来说,3800 亿的计划不仅创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云和 AI 硬件最大规模投资纪录,也显示出超常规的决心。据中信建投统计,2015-2024 年(自然年),阿里巴巴在 AI 基建上的投资总和(购买设备与无形资产,不含土地)为 3272 亿元。

  可以说,阿里正以超过过去十年总和的力度,全力押注智能未来。这无疑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一向淡定稳健的腾讯,在对待 AI 这件事上,也开始快马加鞭了。曾经没多少存在感的“腾讯元宝”,接入 DeepSeek 后,下载量激增,从苹果应用商店免费 App 排行榜 200 名外直线上升至第二。

  经济观察报援引内部人士消息,马化腾曾表态,“早一个月把电灯泡拿出来”没有那么重要,“不着急拿出半成品(去提振股价)”。腾讯元宝 2024 年才正式面世,在“赛马”机制下并未被优待,连搜索入口、上传文件等权限都没有。

  现在,讲究“不急”的腾讯也变了。DeepSeek 的出现,让腾讯意识到前所未有的机遇来临,仅一周的时间,便从灰度测试到全量上线,并迭代图片理解能力等,腾讯旗下十余款产品也集体接入 DeepSeek-R1 和混元大模型,上演着“生态整合速度决定 AI 生死”的新法则。

  可以说,鹅厂这波“闪电战”又一次给人们上了一课:相比于久久为功,借势可能更为重要。

  字节跳动的反应也极为迅速,直接挖来深耕谷歌 17 年的大佬吴永辉。媒体报道,吴永辉将直接向 CEO 梁汝波汇报,想必也开始蓄力反击。

  与大厂的集体发力 AI 交相呼应的,还有来自更高层的决心:

  1 月,国家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规模达 601 亿元;

  2 月,国资委在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议指出,全力推动中央企业融入国家算力布局,与龙头民企、科研机构深化合作。

  前者意味着继半导体产业之后,人工智能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大基金,后者表明大佬们不能仅坐享其成,更要挑起大梁。

  顶层设计、央国企带头、大厂冲锋的立体化攻势,已悄然形成,冲锋号吹响了

  02

  当政策、资本、产业三股力量一起发力人工智能,背后的逻辑也变得无比清晰:

  谁在 AI 时代掉队,谁就可能被踢下牌桌。

  看看大佬们的表态就知道了——吴泳铭说“AI 可能是一次几十年一遇的行业变革”,马化腾“最开始以为(人工智能)是互联网十年不遇的机会,但是越想越觉得,这是几百年不遇的,类似发明电的工业革命一样的机遇”。

  这样的形容并非夸大,人工智能被视为突破生产效率的关键

  比如一个作家写一篇长文,搜集资料写作可能需要 3 天,而 DeepSeek 从初稿到润色可能只要 3 分钟;不仅高效,还质优,当人类病理学家花了整整 30 个小时,仔细分析了 130 张切片后,准确率只有 73.3%,人工智能的准确率却是 88.5%……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教授将工业革命划分为四个节点:

  第一次是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次是电气化革命,第三次是计算机革命,第四次就是现在的人工智能革命。

   

  前两次革命中国没有赶上,第三次半程上车,这一次,我们势必全程参与。

  所以在近十年之前,当谷歌 AlphaGO 彻底颠覆围棋,国内从出租车司机到大学教授、科学家,无不谈论着 AI 商业化的可能性。短短一年时间内,国内诞生了 528 家 AI 企业,催生 371 起 AI 投融资,同比涨幅达到了 38.9%;同一时间,中国 AI 企业申请了 9000 多项 AI 专利,几乎是美国新增专利数的两倍有余。

  尽管那一波投资狂热在随后几年迅速降温,但影响深远。当下人工智能的井喷式发展,也是延续当年那场狂热所激起的波澜

  拿这次火爆出圈的 DeepSeek 而言,为其高额研发成本买单的,是背后的幻方量化,而它的成立时间正好是十年前——旗下的两家百亿量化私募平台“浙江九章资产”和“宁波幻方量化”分别在 2015 年 6 月和 2016 年 2 月成立,由此开启用 AI 算法替代传统基金经理,把交易决策交给服务器集群的“AI 炒股”时代。

  所以,梁文锋在十年前,就已经跟随到人工智能的大潮中去了,只是一件事物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技术突破,更需要应用场景的开拓和基础设施的配合。彼时“梁文锋们”只能蛰伏,而此时,正是最好的时候。

  DeepSeek 的问世,一举改写行业对人工智能研发的认识,如同“政事堂 2019”所说,这就像一次“提速降费”,跟轨道交通“提速降费”,移动网络“提速降费”类似,将推动全球 AI 市场进行一个“十年计划”的结构再调整。

  今天写字楼里的规则已经发生变化,工程师、设计师不再需要从零搭建,矿山、钢铁等工业领域也已经走向智能化,如同人们以前无法想象电梯没有人如何运行。

  当新一轮科技投资潮悄然兴起,一切改变已在孕育之中,下一个“DeepSeek 时刻”可能更快到来。

  站在更高的维度而言,这是一场持久的大国博弈,AI 已经成为数字世界的主权象征。前谷歌 CEO 埃里克·施密特曾在 2019 年向白宫递交了一份长达 750 页的报告,核心观点只有一句话:

  若美国再不加大投资,中国将彻底主导 AI 领域

  两年后,这份报告获得白宫批准。

  China will dominate AI unless U.S. invests more, commission warns

  如今,硝烟早已弥漫全世界

  03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场汹涌而来的科技投资潮,将带来怎样的机会?

  概括而言,可能我们真的要开始学习适应与通用人工智能(AGI)共生的世界了。它就是“像人一样聪明”的机器,能够完成人类所做的任何事情,甚至做得更好。

  比如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飞跃就说,未来的一天,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早上是自主模式,数字人科学家完成大部分工作,时间 20 小时以上;

下午是平行模式,人类通过远程遥控指导机器人和数字人完成任务,时间 3 小时以下;

晚上是专家模式或应急模式,人类专家亲自到现场与机器人数字人一起完成任务,时间 1 小时以下。

未来的一年将进入“1023”模式:上午 10 点离开家上班,下午 2 点离公司下班,每周工作 3 天,每年 10 月 23 号放假直到次年的 1 月 23 号,各种原有假期依然保留。

  1970 年,《生命》(Life)杂志中引用的一段明斯基(Marvin Minsky)的话更为形象:

  “我们将拥有一台具有普通人通用智能的机器。我的意思是,一台能够阅读莎士比亚、给汽车加油、办公室里搞小圈子、讲笑话、打架的机器。”

  就像最近有一部旧片重新火了,贾樟柯和宁浩主演的《地球最后的导演》展示的“面条战争”:

  贾导认为没有人比他这个山西人更懂和面,认为面太干,要求机器人“小赵”加水

  机器人“小赵”却认为“面水黄金比例 3.45:1,这个不能错”

  当贾导第 28 次试图用山西祖传和面玄学,对抗 AI 的算法霸权时,餐桌上已堆满,从毛细到裤带宽的 72 碗面条……

  当机器人变得很倔很轴,很不听劝,开始坚持自己的想法,我们该怎么办?

  正如当下不少人看到 DeepSeek 颠覆文案、视觉设计甚至医生的工作后,第一反应是,AI 会不会替代我?

  有人把 AI 视为降本增效的工具,但其对很多“标准化”工作的冲击,将是剧烈而深远的。

  曾在苹果、微软和谷歌担任要职,从事 AI 商业化的李开复就指出,AI 可能会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普通人的竞争更加剧烈,而科技巨头可以在更短时间获得更多收益,未来一些国家的阶层可能被划分为:

  上层:极其富有的 AI 精英

  中层:数量相对较少的从事复杂工作的雇员,他们的工作涉及广泛的技能、大量的战略性规划以及创意

  下层:最庞大的社会群体——无力挣扎的普通民众

  当国与国之间的 AI 竞争愈加白热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开启,AI 改变生活的潮流不可能逆转。

  对于普通人而言,要么拥抱技术,找到新的工作方向;要么回到一种追求自我的状态,做自己喜欢的事,去理解和践行这句话:

  生命的意义,不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