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张图解读2024年美国IT产业:中美关系冲击多家科技公司

  报道 12 月 31 日消息,在许多领域,2024 年的关键词无疑是人工智能。

  英伟达作为全球 GPU 市场的霸主,其市值飙升至超过 3 万亿美元的新高。截至 12 月 27 日,英伟达成为仅次于苹果的全球第二大公司。作为驱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技术,GPU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竞争对手不断涌现,英伟达 GPU 的销售增速仍明显超过其主要对手 AMD。

  对于英伟达的客户来说,这些增长意味着他们在建设数据中心以开发和运行人工智能模型方面的支出大幅攀升。今年前三季度,亚马逊、微软、谷歌和 Meta 等科技巨头的资本支出增长了 50%,总额突破 1500 亿美元。这种投资带来的直接效应之一是:使用大语言模型的成本显著下降,同比降幅超过 85%。

  对私营科技公司而言,今年再次成为等待 IPO 市场复苏的一年。在过去三年中,初创企业通过增发股票向私人投资者筹集的资金,再次超过了通过 IPO 获得的资金。

  与此同时,加密货币行业迎来了辉煌的一年。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获批无疑是行业的一个里程碑。此外,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宫,承诺未来四年将推行更宽松的监管政策。这一结果不仅可能推动加密货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加剧美中关系的紧张局势,对那些在中国市场收入占比较大的企业形成潜在威胁。

  以下七张图表看懂 2024 年

  1. 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 12 个月收入近千亿美元

  英伟达继续主导 GPU 市场,这类芯片是开发人工智能的核心组件。在截至今年 10 月的 12 个月里,英伟达的数据中心业务(包括 GPU 和网络设备)实现了近 1000 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 66%。

  英伟达强劲的财务表现点燃了投资者热情,其市值突破 3 万亿美元。英伟达的主要客户包括云计算提供商和如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 xAI 等 AI 初创公司,这些企业依赖英伟达芯片训练和运行大型人工智能模型。

  在 GPU 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英伟达的增长速度显著超过其主要竞争对手 AMD,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份额。在截至 9 月的 12 个月里,AMD 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达到 110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54%。

  值得关注的是,为谷歌、苹果和 OpenAI 设计定制 AI 芯片的博通,已成为英伟达的强劲对手。博通通过销售定制芯片和网络设备,营收达到 122 亿美元,同比激增 220%。这表明,客户对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需求正在增长。

  2. 美国四大科技巨头 9 个月总支出超过 1500 亿美元

  

  大型科技公司正在疯狂投入建设新型数据中心,以支持其人工智能计划,而且未来支出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亚马逊、微软、谷歌和 Meta 在今年前九个月的资本支出超过 1500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50%。这四家巨头均预测明年的资本支出将继续上升。例如,Meta 在最近提交给投资者的报告中表示,其基础设施支出在今年预计增长 43% 的基础上,还将“显著加速”。

  亚马逊传统上将资本支出集中于扩建仓库等分销网络。然而,在一份近期提交的报告中,亚马逊指出,当前支出增长“主要是由对技术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的”。

  这些巨头接下来的挑战是,如何证明这些巨额投资的计算机和软件能真正帮助客户实现盈利。

  3. AI 大模型使用成本下降了 85%

  

  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使用成本正在大幅下降,开发者开始探索更多新用途,从智能编码助手到帮助客户优化选择最具性价比模型的“模型路由”服务,应有尽有。

  自 2023 年初以来,使用 OpenAI GPT-4 级别模型的成本已降低超过 85%。这归功于 AI 初创企业在提升模型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方面的努力。此外,随着客户数量增加,这些企业通过“批处理”策略提升了硬件利用效率。

  然而,这一下降趋势可能在 2025 年戛然而止。今年 12 月,OpenAI 推出了其聊天机器人的专业版,月订阅费用高达 200 美元,是当前高级版 ChatGPT 价格的十倍。这款专业版针对的是需要解决更复杂问题的用户,其背后的推理模型通过延长计算时间来生成更精准的答案。

  不久后,OpenAI 发布了下一代推理模型 o3,尽管性能令人印象深刻,但研究人员透露,完成每项任务的成本高达 1000 美元以上。

  随着推理模型的崛起,2025 年可能成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分水岭”。资金充裕的开发者可以利用推理模型解决耗时数天甚至数周的复杂问题,而资源有限的团队则难以企及。

  4. AI 初创企业融资达 810 亿美元,同比飙升 41%

  

  2024 年初,风险投资界掀起了一波 AI 投资热潮,投向那些基于 OpenAI ChatGPT 技术进步而崛起的初创企业。随着时间推移,这股热潮持续升温,不少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如 Character.ai、Inflection AI 和 Adept,甚至意识到脱离大科技公司的框架更具优势。

  据 PitchBook 数据显示,截至 12 月中旬,AI 初创企业的融资额已达 810 亿美元,比 2023 年全年增长 41%。其中,AI 和机器学习初创企业融资占美国总投资额的 41%,高于去年的 36%。第四季度,这一领域几乎占据了美国风险投资的半壁江山。

  巨额融资频频上演,成为 AI 领域的一大亮点。例如,OpenAI 在 9 月完成了 66 亿美元融资,xAI 在 5 月获得 60 亿美元融资,并在上月再次融资 60 亿美元,融资前估值已高达 450 亿美元。

  投资者对 AI 的热情高涨,体现在对初创企业的持续支持上。例如,AI 搜索引擎 Perplexity 在今年进行了多轮融资,据公司声明及知情人士透露,其累计融资额接近 8 亿美元,年底估值从年初的 10 亿美元飙升至 90 亿美元。

  5. 科技初创企业私募融资再度超过 IPO

  

  2024 年,IPO 市场持续低迷。除了 ServiceTitan 和 Reddit 等少数公司,绝大部分科技初创企业选择在私人市场筹资,而不是通过上市募资。

  许多企业通过筹资回购员工和现有股东的股份。这一做法既为员工和股东提供了部分或全部套现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市压力。

  今年,多笔引人注目的收购要约成为焦点。例如,Figma 筹集了 9 亿美元,Canva 则通过出售股份筹得超过 15 亿美元。

  最终结果是,2024 年初创企业通过收购要约募集的资金规模,再次超过了 IPO 市场的融资额,这是三年来的第二次。

  6. 比特币价格突破 10 万美元,总市值接近 2 万亿美元

  

  特朗普在 2024 年美国大选中获胜,引发市场狂热,比特币价格首次突破 10 万美元。这款由匿名开发者中本聪于 2008 年推出的加密货币,如今总市值接近 2 万亿美元。

  2024 年,比特币价格翻了一番,涨幅远超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35% 的年度回报率。

  投资者之所以追捧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特朗普政府可能推出友好监管政策的预期。特朗普曾承诺将美国打造为“全球加密货币之都”。

  比特币价格飙升还得益于今年 1 月推出的首批比特币 ETF。贝莱德和富达等公司推出的这些 ETF,让投资者可以像买股票一样方便地投资比特币。截至目前,这 11 只 ETF 已吸引了超过 1100 亿美元的资金。

  7. 美中紧张局势冲击多家科技公司

  

  美中关系的紧张局势正在冲击许多科技企业的收入。如果特朗普落实计划,大幅提高中国商品的关税,这种影响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美国已禁止向中国出口其最先进的芯片,而中国在今年 12 月宣布对英伟达启动反垄断调查。尽管如此,中国市场仍为英伟达贡献了约 17% 的收入。

  不仅是英伟达,其他科技企业也面临类似的困境。例如,高通和 Marvell 等芯片制造商、应用材料和 Lam Research 等芯片设备生产商,以及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今年前 9 个月,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持续下滑。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音频处理芯片制造商凌云逻辑(Cirrus Logic)公司,它专注于生产用于苹果 iPhone 等产品的音频处理芯片。在截至今年 3 月的财年中,中国市场占其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 60%。(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