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米哈游、腾讯投资,这款产品一边高速增长、一边面临争议

  文 DataEye

  整天嚷嚷着封心锁爱的年轻人,居然都去赛博世界恋爱了?

  早在 2020 年,纽约时报调查数据就显示,全球有超千万人将 AI 作为“伴侣”,如今,这一赛道继续狂奔,部分国产产品甚至漂洋过海,收割起老外的钱包。

  数据显示,2024 年 10 月,MiniMax 旗下海外社交 AI 产品 Talkie 月活达 2062 万,对应的国内版产品“星野”月活也达到了 512 万,位居国内社交 AI 榜首。

  以 Talkie 为核心,MiniMax 被曝年收入超 70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5.06 亿元),实现了C端 AI 产品的初步商业化。此前,MiniMax 还曾被米哈游、腾讯、阿里等投资,估值超过 200 亿元,风光无两。

  不过,社交类 AI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今年 10 月份,一位沉迷与 Character.AI 聊天的 14 岁美国青少年开枪自杀,引发人们对该类 AI 的控诉;此外,新京报报道,国内部分 AI 伴侣存在着软色情、言语暴力等情况,如星野在对话时会出现侮辱性词汇。

  为什么大厂投资、用户千万、却还有擦边、暴力的情况出现?

  社交陪伴类 AI 发展到底怎么样?

  AI 伴侣是大模型应用的最优解法吗?

  DataEye 研究院今天以星野为代表,从投流数据、素材、产品层面对其进行拆解,并与国内同类产品对比,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

  一、星野投流拆解

  (一)投放趋势

  ADX 行业版数据显示,自 2024 年 8 月 1 日至 2024 年 11 月 24 日,星野 AI 共投放素材 74740 组,其中图片 34074 组,视频 40666 组。

  从时间维度来看,自 8 月起投放趋势便逐步走高,到9、10 月达到最高位,日投放素材量最高超 5000 组,日投放计划数最高超 2.4 万条;之后稍有回落,处于稳定投放状态,并于近期有再度走高之势,11 月 24 日,日投放素材数再次突破 5000 组。

  DataEye 研究院推测有两方面原因:

  ①产品优化上线新功能,需进一步营销推广。

  2024 年 7 月份,星野 APP 上线新版本,在对话背景图、第三方版权内容、消息页界面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升级,更新日志称:可体验更加逼真还原的智能体。

  为了将新功能、新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可以借助投流推广吸引新用户加入和老用户回归,提高用户对新版本产品的认知度和使用率。

  ②同类产品爆发,加大推广,赛道竞争加剧。

  今年以来,社交陪伴类 AI 应用大量出现,并加大推广资源。如阶跃星辰在今年 3 月份上线同类产品“冒泡鸭”、字节 4 月份更名上线“猫箱”、10 月份某创业公司上线“络希”等,此外,阅文旗下“筑梦岛”、美团旗下 Wow 等产品也在下半年纷纷加大投流推广力度。

  随着多方入局、投流推广加剧,竞争也更加激烈。

  (二)投放渠道

  ADX 行业版数据显示,近 90 天以来星野 APP 投放渠道主要为 QQ 音乐、优量汇、酷狗音乐、QQ 阅读和穿山甲联盟。

  投放主要集中在腾讯系平台,多为休闲娱乐产品,该投放渠道分布或与此前字节限制部分 AIGC 应用的投流有关。

  (三)投放素材

  依据 ADX 行业版数据,DataEye 研究院统计了近 30 天星野 APP 高曝光视频素材 TOP30(图片生成类视频不计算在内),其中男性向素材 11 条,占比 37%,女性向素材 10 条,占比 33%,全性向素材 9 条,占比 30%。

  此外,统计素材内容均以展示与 AI 智能体聊天内容相关,但在吸睛方式、表现形式上有所差异,DataEye 研究院总结为 3 类:常规产品展示类、恶搞类、挑逗治愈类。

  其中,常规产品展示类素材 10 条,占比 34%;恶搞类 7 条,占比 23%;挑逗治愈类素材 13 条,占比 43%。

  具体来看:

  ①常规产品展示类

  该类素材一般是展示与一个或多个 AI 智能体聊天场景,且聊天对象不仅限于常见的亲密关系,也会有诸如占星师、被迫成亲大小姐等场景、角色,通过各种场景展示吸引用户,而后介绍星野 APP 其它功能,如多智能体、定制角色、拉群聊天等。

  ②恶搞类

  该类素材普遍跳出常见的“亲密”关系聊天场景,而是以用户视角对 AI 智能体进行套路、调侃、恶搞等,通过反常规形式达到反差、搞笑效果吸引用户。

  ③挑逗、治愈类

  该类素材与常规产品展示类相似,但不同点在于其展示的聊天场景普遍只限于“亲密关系类”,且内容、画面、BGM 等大多在塑造一种暧昧、挑逗、治愈的氛围。

  不过,相较于传统社交类部分素材的“擦边撩拨”场景,这类虚拟 AI 素材场景并不算出格。

  二、同类产品对比

  目前,除星野外国内月活最高的社交 AI 产品就是字节旗下“猫箱”,海外市场则是 Character.AI 遥遥领先,星野海外版 Talkie 紧随其后。

  DataEye 研究院以猫箱为主,与星野进行对比。

  (一)投放趋势对比:

  ADX 行业版数据显示,自 2024 年 8 月 1 日至 2024 年 11 月 24 日,猫箱 AI 今年以来共投放素材 13595 组,其中图片 6496 组,视频 7099 组。

  从时间维度来看,10 月份之前猫箱投放素材量极低,至 10 月份开始逐步走高,并于近期达到最高位,日投放素材量最高超 1500 组。

  对比发现,虽然猫箱在投放素材量上远不及星野,但整体投放趋势有一定相似之处,均在下半年开始加大投放力度,星野于 8 月初开始逐步走高,猫箱则在两个月之后的 10 月初开始走高。而后猫箱日投放素材量逐步上升,星野逐步下降,DataEye 研究院分析,该走势或与竞争加剧有关,随着多方开始加大投放,同类产品可能出现抢量现象,导致星野素材量下滑、猫箱素材量上升。

  (二)素材对比:

  依据 ADX 行业版数据,DataEye 研究院统计了近 30 天猫箱 APP 高曝光视频素材 TOP30,依据内容特点总结为 3 类:恶搞类、治愈类、其它。

  其中,恶搞类素材 22 条,占比 73%;治愈类素材 6 条,占比 20%;其它 2 条,占比7%。而星野的常规产品展示类、恶搞类、挑逗治愈类素材占比分别为 34%、23%、43%。

  不难看出,相较于星野,猫箱在素材层面上明显倾向于“恶搞类”,通过反差、搞笑来吸引用户,同类素材占比较星野高出 50 个百分点。

  此外,猫箱的治愈类素材不含暧昧、挑逗性质,更加注重对用户的情绪抚慰,除该两大类外,其余素材类型较少。

  (三)产品对比

  产品层面上,DataEye 研究院发现,星野、猫箱及其它同类产品在核心功能上均保持高度一致,即:与不同风格、背景、人设的 AI 智能体进行聊天互动。且多数产品的智能体均以二次元形象、网络小说类故事背景出现。

  不同点在于,部分产品在细分功能上进行了差异化:

  星野:①可将多个智能体拉进同一群聊进行互动;②结合乙游抽卡玩法,打造星念体系,在卡池里抽卡可获得特殊角色和剧情。

  冒泡鸭:主打剧情互动功能。

  筑梦岛:对智能体进行细分为原创人物、游戏人物、动漫人物等。

  X EVA:主打 AI 克隆人模式。

  林间疗愈师:不走传统角色扮演模式,而是只有三个动物形象的疗愈师,主打心理疗愈。

  三、发展前景如何?

  经过多维度拆解、对比可以发现,社交陪伴类 AI 产品正处于爆发上升期,推动其上升的原因,DataEye 推测有以下三点:

  ①AI 大模型技术的升级。

  在过去,市面上也曾出现类似的“聊天机器人”产品,但体验上与如今的社交 AI 很难相提并论。因为聊天类产品最核心的能力,就是交流互动的智能化程度高低,受限于技术原因,过去的类似产品在智能化程度上始终难以突破,交互时明显感觉对面像一台机器,而非真人。

  如今,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升级,ChatGPT、文心一言等智能化程度攀升,以此为基础的社交 AI 交互智能化程度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就是聊天交流更像是真人,而非机器,使产品的体验达到了更加真实、沉浸的临界点。

  ②爱与归属的情绪价值

  对于用户而言,通过社交 AI 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外表、性格、声音、职业等定制成“虚拟理想伴侣”,满足自身创作欲及对情感欲望的投射。

  此外,AI 智能体在 24 小时交互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用户沟通历史和个性,提供精准的情绪识别和响应,缓解用户负面情绪、表达安慰与共鸣、从情感层面建立联系,满足用户对爱与归属的情绪价值。

  ③虚拟世界的新奇体验

  相比于多数人现实世界的普通生活,社交 AI 所提供的智能体、虚拟场景往往风格迥异、极具想象力。

  例如霸总、病娇、黑道大佬、动漫男主等等,这些人物角色能够给用户带来意料之外的新奇体验。即便只讨论“AI 伴侣”场景,也能满足对理想化爱情故事的希冀。

  此外,一些特殊场景,如“全球智商降低 10000 倍,我保持不变”,可以通过非常规角度进行沟通,提供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的奇幻感。

  不过,即便目前社交 AI 风头正盛,也成为了C端市场难得初步跑通的 AI 赛道,但发展前景依旧不明。

  DataEye 研究院认为,社交 AI 目前还存在几点问题:

  ①商业化模式吸引力不足

  商业层面,社交 AI 产品目前的主流盈利方式为订阅会员,用户开通会员后,在与 AI 智能体聊天时可以获得更进一步体验,诸如更长记忆、更快回复等,但这类增值服务对用户核心体验的影响并不强相关,因此显得不够有吸引力。

  ②面临擦边、暴力等伦理考验

  今年 10 月份,新京报贝壳财经曾报道部分国内社交陪伴类 AI 产品存在软色情、言语暴力等情况,甚至针对未成年回复“过火”的内容;同月,一位沉迷与 Character.AI 聊天的 14 岁美国青少年开枪自杀,也引发人们对该类 AI 的控诉。

  这意味着虚拟社交 AI 在内容监管上还存在一定不足,面临社会考验。

  不过总体来说,随着大模型能力的提升,社会对情感陪伴需求的增长,社交 AI 整体仍处在向上发展势头,作为 AI 在C端市场难得初步跑通的赛道,未来发展如何,DataEye 研究院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