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新浪科技周文猛
4 天前,小马智行宣布将美股 IPO 定价推迟到本周。知情人士回应称,此次 IPO 定价推迟是“因为增发,认购量比较大”。
这家成立于 2016 年的企业,在近三年的时间里(2022 年至 2024 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高达 3.67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26.59 亿元。
急于“流血上市”的小马智行,也映射出了自动驾驶行业的现状。根据新浪科技统计,最近 1 年时间,国内完成上市或正在上市中的自动驾驶企业共计 10 家。在盈利能力上,有 9 家处于亏损状态,剩余的 1 家因未披露财报而盈利状况未知。
然而更棘手的问题是,自动驾驶企业在境外上市,或导致的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问题,这更被视作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小马智行们的“头顶”上。
近三年亏损超 26 亿元,IPO 估值或“腰斩”
成立于 2016 年,小马智行总部位于广州,目前拥有超过 250 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和 190 辆无人驾驶卡车,并且已获批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开展全无人驾驶出行服务。
招股书内容显示,目前,小马智行自动驾驶里程已累计超过 3350 万公里,其中无人驾驶里程超过 390 万公里。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的六个月内,小马智行每辆机器人出租车的日均订单量超过 15 份,公司的机器人卡车车队累计货运已超过 7.67 亿吨。
然而,这些数据的变化,并未直接带动小马智行经营利润的正向增长。据招股书内容,2024 年前三季度,小马智行营收约 3951 万美元,同比增长 85.5%;营收增长的同时,净亏损却高达 9389 万美元,远高于营收额。
如果把时间拉长可以发现,亏损额度长期高于实际营收的现象,长期未曾改变。2022 年至 2023 年,小马智行营收分别为 6837 万美元、7190 万美元。营收小幅度增长的同时,公司亏损却在持续。同期,公司分别亏损 1.48 亿元、1.25 亿元。亏损额度略有收窄,但亏损额度远大于同期营收。
据新浪科技统计,2022 年至 2024 年前三季度,小马智行累计亏损达 3.67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26.59 亿元。长期亏损背后,小马智行早期发力且投入巨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并未带来规模化收入,反而是后期发力的自动驾驶卡车业务,挑起了业绩增长大梁。
招股书显示,2022 年至 2023 年,小马智行三大业务板块中,技术授权与应用服务分别占总营收的 54.2% 和 54.5%,自动驾驶卡车业务两年占比均超 32%,而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则反响平平。至 2024 年上半年,小马智行自动驾驶卡车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至 73%,技术授权与应用服务占比下降至 22.3%,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也进一步萎缩至 4.7%。
直观的业绩表现背后,小马智行的估值也出现了明显下滑。
据小马智行招股书内容,此次 IPO 每份 ADS 价格在 11 美元到 13 美元之间。多家机构测算,小马智行此次上市估值约 45.5 亿美元,这一估计较 2022 年融资轮中的 85 亿美元估值,下降近一半。虽然,目前小马智行已宣布推迟 IPO 定价,未来估值或有上涨可能,但想要大幅度攀升超过此前的 85 亿美元估值,挑战不小。
“安全合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
盈利难题外,境外上市导致的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问题,也正成为小马智行商业化推进过程中,高悬颈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最新招股说明书中,小马智行花了非常大的篇幅,介绍了境外上市可能面临的数据保护和网络安全风险。主要分为两类:一,当用户数量超过 100 万“阈值”后,可能面临来自中国监管机构的审查;二,如果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因立场问题无法连续两年对小马智行进行审计和彻底检查,公司面临被禁止交易并退市的风险。
据 2022 年 2 月 15 日起国内开始施行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规定,购买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简称 CIIO )”或者进行数据处理活动的互联网平台运营者,在申请其证券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前持有超过 100 万用户个人信息,并且网络产品、服务或数据处理可能影响国家安全活动的,可以启动网络安全审查。
虽然,小马智行目前也在招股书中指出,“我们尚未收到任何中国监管机构发出的我们被识别为 CIIO 的监管通知”,同时也“没有超过 100 万用户的个人信息”。但作为一个面向C端消费者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公司,随着平台用户数量的提升,以及公司B端业务客户积累量的提升,逐渐逼近“阈值”并迎来审核的可能性正不断提升。
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有自动驾驶行业内部人士指出,“所有自动驾驶公司赴美上市,均会基于当前的法律情况,针对企业的合规性进行解释,这是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言下之意,小马智行等企业当前赴美上市,“其实是符合当前中美法律要求的”。但后续相关法律法规和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却充满了变数。
另有知乎自动驾驶优秀答主洪泽鑫对新浪科技直言:“现阶段,自动驾驶企业采集的地理信息或涉及国家安全的数据量相对较少,因此尚未引发显著的数据安全问题。然而,一旦企业运营范围扩大,数据采集的规模和敏感性增强,同样可能面临类似的风险。”
在他看来,国外可能会加强对 AI 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封锁,包括研发和应用落地。“因此,未来自动驾驶企业不仅需要关注国内的信息安全审查,还可能面对来自国外技术限制的双重压力,增加退市风险和运营难度。”
自动驾驶企业扎堆上市,10 企 9 亏
在经历 2023 年自动驾驶行业融资退潮,头部公司纷纷裁员甚至于宣布破产的“寒冬”后。今年,大量的自动驾驶企业先后启动 IPO 招股,希望通过公开募资融到更多的资金“活水”,进而推动业务发展。
据新浪科技不完全统计,2023 年 12 月以来,国内完成上市或正在上市中的自动驾驶企业共计 10 家,其中 6 家已经完成上市,2 家已备案通过,2 家递交招股说明书。在盈利能力上,10 家企业中有 9 家处于亏损状态,剩余的 1 家因未披露财报而盈利状况未知,但大概率也处于亏损状态。
惨淡的盈利能力下,国内自动驾驶行业的商业化变现之路,尽是坎坷。
以 10 月份于纳斯达克正式上市的文远知行为例,招股书显示,2021 年至 2024 年上半年,文远知行分别实现收入 1.38 亿元、5.28 亿元、4.02 亿元和 1.50 亿元;但净亏损 10.07 亿元、12.98 亿元、19.82 亿元和 8.82 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超 51 亿元。又如,今年 8 月于港交所上市的黑芝麻智,2021 年至 2024 年 H1,公司净亏损分别为 23.57 亿元、27.54 亿元、48.55 亿元、6.02 亿元,三年半累计亏损达 105.68 亿元。
在与新浪科技沟通中,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直言:“自动驾驶行业涉及很多环节的部门,尤其在国内,现在我们主流的技术路线是‘车路云’,自动驾驶的形势与传统公路的改造密切相关,但路面何时改造好却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这导致这一领域的企业进展缓慢。”
在张翔看来,对于商业化困难的自动驾驶企业而言,通过 IPO 公开募集资金用于投入研发、市场推广等商业活动。但随着目前 L2 级自动驾驶开始大规模量产,车企通过 L2 自动驾驶向高阶自动驾驶跃进的追赶速度也正在不断加剧。
“现在大约 30% 的新车都搭载了 L2 级自动驾驶,但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现在还没量产。”张翔表示,“随着车企开始加强自动驾驶研发,在数据采集方面天然具备优势的车企们,在自动驾驶商业化方面的路径越来越短,一些纯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企业的位置将会被取代掉。”
或许,对于更多的自动驾驶企业而言,上市更像是阶段性的融资“续命”方案,而非彻底解决财务问题的长远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