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体来了,App会死吗?

  文光锥智能,作者  魏琳华

  这个秋天的第一杯咖啡,是智能体帮点的。

  从 9 月开始,支付宝旗下 AI App 支小宝、智谱的智能体 AutoGLM,都能帮用户下一杯少糖、去冰的生椰拿铁。荣耀甚至开了个大招——让智能体 YOYO 一口气点上 2000 杯。

  当多模态为智能体安上了“眼睛”和“耳朵”,它开始展示出有希望接近人类管家的操作能力——这一代智能体开始学会帮人类“玩手机”,从日常购物、朋友圈评论到旅行规划,AI 都能帮用户完成。

  由此,移动互联网正迎来一场关于智能体的新革命吗?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超级 App 通过整合服务形成流量闭环,但智能体的出现,有望重新定义人与服务之间的连接方式。

  人们开始担心这场变革是否将重新定义科技公司的新格局:智能体来了,App 会死吗?

  答案是,杀不死的 App,将借智能体再进化。

  时至今日,超级 App 远远不再是一个软件,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入口。

  比如,用支付宝,不仅是支付,更是理财、出行、医疗、旅游的生活场景入口;用美团,不仅是外卖,更是餐饮、超市、电影等本地生活聚集地;用抖音,不仅是短视频,更是海量视频内容承载的商业生态。

  过去在移动支付时代,这些超级 App 下场做“泥腿子”,铺二维码、建小程序,通过开放搭建了一张数字服务之网。在 AI 时代,他们同样可以脚下沾泥,去连接千千万万的线下商家和机构,帮助千万个商家机构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

  当智能体和真实的用户需求连接,才能真正落地生花。谁能搭建起下一个全面满足用户需求的智能体生态,才能成为 AI 时代的入口之王。

  从爆冷到走红,智能体认准“真需求”

  “可以响应自然语言,并且可以根据对用户的了解来完成许多不同的任务,称为智能体。智能体不仅会改变每个人与计算机交互的方式,也将是下一个平台。”

  比尔盖茨关于智能体的这段定义,也是我们想象中 AI 时代的未来。

  但在上半年,大厂扎堆押注智能体平台的 1.0 阶段,真金白银的投入,却没能在流量的池子里快速砸起太大的水花。

  海外,Open AI 的 GPT Store 早于今年 1 月上线,奥特曼曾希望它能成为下一个“App Store”;国内,字节、百度、阿里等大厂也先后发布智能体平台,寄希望于打造“Super 智能体”(超级智能体)。

  但在 1.0 时代,受限于多模态能力发展,彼时的智能体更像是一个能说会道的 AI 对话机器人,虽然可以为用户提供知识,但只能止步于获取建议。

  因此,在用户黏性上,大多人对智能体仍然保持“尝鲜”的态度。即便背靠大厂的泼天流量,在后续的表现上,智能体增长乏力,在平台上,至今没有诞生一款 Super 智能体。

  归根结底,是由 AI 能力创造出的大量伪需求,没有切中用户的真实痛点。

  而和 1.0 阶段相比,智能体 2.0 在具体的场景上认准方向,试图切中用户的“真需求”。

  此前,AI 智能体的B端应用多集中在代码编写、辅助创作方面,而在C端,则衍生出了面向用户的交友陪伴、心理咨询等智能体。截至今年 7 月,据 QuestMobile 统计,文案写作、职场办公和情感陪伴成为主流 AIGC 产品中智能体落地的常见方向。

  据 AI 产品榜统计,仅今年一年,智能体数量新增 17.9 万,比 App Store 的应用增速快了 1.5 倍。

图源:QuestMobile 

  而在今年下半年,智能体在多任务协同中展现出了诸多改变。

  “今天的大模型智能正在从简单应用向复杂应用不断演进,尤其在智能体到 o1 推理模型的拓展中,使系统逐渐进化到能够持续与外部交互。”智谱 COO 张帆说。

  设想中的一句话点外卖、订机票正成为了现实:

  9 月,支付宝推出首个服务型原生 App 支小宝,作为 AI 生活管家,能够帮助用户承包“衣食住行”,只靠指令就能完成点餐、刷地铁码、打车等日常任务,也能智能感知用户使用的时间和空间,智能推荐新闻播客、快递查询、旅游攻略等服务。

  10 月,智谱推出智能体 AutoGLM,它能够自主选择多款 App 进行操作,帮用户完成手机交互。

  随后,手机厂商也紧跟步伐,荣耀的 YOYO 智能助手、vivo 的 Phone Use,都能通过一句话的指令帮用户完成跨应用操作。

  过去,用户需要在复杂的界面中寻找海量功能,相当于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现在,只需要通过发语音或文字表达需求,智能体就能直达服务,把想要的服务直接推送到用户面前。

  至此,切入日常生活的刚需场景,智能体 2.0 找到了可突破的方向——“管家”智能体。

  从点外卖、加购物车到取消 App 自动续费,厂商试图让智能体融入我们的衣食住行,进一步简化人和服务交互的步骤,把用户从机械日常的交互中解放出来。比如“支小宝”,就一直强调“说句话就能办事”。

  尽管目前市面上的诸多“AI 管家产品”,能提供的 AI 办事服务数量还比较有限,还无法执行更复杂、更个性化的任务,但这个人机交互的进化方向,至少让我们看到科技正在向一个新方向迈进——除了对话,也能让 AI“看我的眼色行事”,让生活更简单一些。

  AI 时代,主导者是手机厂商还是 APP?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生命。智能体的出现,也将重塑流量分发的规则。

  1. 0 时代,从海外到国内,科技公司都在试图打造 Super 智能体平台,通过智能体聚合流量。

  但 2.0 时代的思路变了。现在,大家正在试图让智能体化身手机里的“智能管家”,成为连接用户和服务的新入口。

  这种变化最明显的体现是手机厂商的布局。在 2024 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荣耀产品线总裁方飞说:“如果现在的智慧助手是手机上的手动驾驶,那么,AI 智能体未来就是手机上的自动驾驶。”

  或许会有这样的预言:当手机上的智能体开始学会跨应用调取所需功能,比如用美团点外卖、打开淘宝买日用品,通过拆解任务场景,选择不同 App 操作完成任务。相应的,超级 App 只需要将部分接口提供给智能体调用,长此以往,App 将成为智能体能力的一环,而本该流向超级 App 的流量,也将归于智能体。

  但在多元的商业时代,竞合关系才是常态。一方面,手机与超级 App 需要打磨 AI 产品,用产品竞争力赢得用户,争夺新入口的主动权;另一方面,正如移动互联网的繁荣是众人拾柴、日拱一卒的结果,AI 时代的服务之网,也绝非任何一家科技巨头所能垄断,开放和合作仍是 AI 的未来之路。

  正如荣耀 CEO 赵明所说,两者之间是协同关系,在找到边界点后,大家通过各自协同完成分内任务。

  于手机而言,智能体想要打通完整的服务生态,需要大量的服务资源的整合供给。

  于 App 而言,可以深耕垂直场景,借助智能体完成进化,焕新 AI 时代的诸多服务;同时,可以通过与手机厂商合作,探索软硬件联动的更多玩法。

  比如,在厂商抢做 AI 搜索产品的当下,包括小红书、知乎在内的社区 App 正在试图通过长期沉淀的内容优势,打造垂类搜索服务。以知乎为例,它瞄准了学术搜索赛道,在知乎直答中上线专业搜索功能,成为首家提供 AI 搜索与正版论文库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厂商。

  当下智能体的热潮中,生态能力也将成为 App 的杀手锏与护城河。

  凭借 400 万的商家机构小程序以及 8000 多种生活服务能力,支付宝旗下的 AI 生活管家“支小宝”就能支持唤起打车、点餐、订票、地铁码、查快递、交话费、查账单等各类生活服务——这种生态整合能力是纯粹的智能体平台难以赶超的。

  同时,目前的手机产商演示的 AI 点咖啡等操作,仍是采用屏幕识别与仿真操作的技术解决方案(你会看到 AI 在帮你查看屏幕和点击按钮),对手机性能要求高之外,还存在速度慢、服务单一等问题。

  想要 AI 做得更好,就需要服务侧的供给变革——大量的商家机构也能“AI 化”,打造自己的智能体,再通过开放接口,推动生活服务的创新。只有更多商家机构都有智能体,AI 才能不停留在点咖啡这样的简单操作,而是可以帮你点得更多、点得更快、点得更准,甚至还能帮你找到最合适的优惠券。

  无疑,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建起数百万小程序一样,搭建 AI 时代的智能体生态,而这正是微信、支付宝等国民 App 所擅长的。结合独有的平台生态,App 也能成为新的智能体平台,并借助差异化的服务从 AI 混战中突围。

  例如,腾讯继推出智能助手 App“元宝”后,又打造了智能体平台“元器”;支付宝也推出了智能体开发平台“百宝箱”,让商家机构借助智能体为用户提供更多更新的服务。

  以“黄小松”为例,它是黄山景区在支小宝平台上开设的智能体,能够为游览黄山的游客提供实时景点导览、景区饭店推荐、充电宝查询等服务。

  此外,App 厂商也可以跳出手机,与更多的智能硬件互联互通,比如 AR 眼镜、智能音箱、智能车机等。未来,AI 无处不在,服务一呼即应,人机交互的方式将更加多元和革新。

  此前,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就推出了 AI 智能体耳机 Olla Friend,为用户安排了一位集随身百事通、英语陪练、旅行导游和情绪加油站等能力于一身的“AI 朋友”;下周即将发布的 Rokid 新款 AR 眼镜上,也将联合支小宝,推出 AI 打车、AI 点餐及声纹快速支付等功能,覆盖更多的生活场景。

  AI 时代,洗牌的周期会进一步缩短。朱啸虎曾直言,“当大家一窝蜂地涌入风口,6 个月之后,如果没跻身头部,这个风口基本上跟你没任何关系了。”短暂的风口来临,没有人想先离开牌桌,AI 将催生下一代的新手机,App 也希望借 AI 再次进化,抢先布局的先行者,无疑将赢得下一个时代。

  但更为重要的是:独行者快,众行者远,AI 时代没有一家独大,有竞争,更有合作。开放与连接,原本就是互联网的本义,进入 AI 时代,软件与硬件的彼此开放,无数智能体的相互连接,才能催生真正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