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为什么准备关闭德国工厂?

  2024 年 9 月 4 日,德国大众集团在沃尔夫斯堡总部举行员工大会,首席执行官布鲁姆、首席财务官安特利茨等高层向现场 2.5 万名工人和场外通过屏幕观看的几千名工人发表讲话。

  大众集团管理层计划关闭德国本土的一家整车工厂以及一家零部件工厂,这是大众集团成立近 100 年来首次被迫关闭工厂。

  关闭工厂的计划事关大众集团近 60 万名工人的就业问题,会议气氛十分紧张,场内不断响起口哨声和嘘声。

  首席执行官布鲁姆在会上说,“不会再有来自中国的支票了”。他警告说:欧洲汽车行业正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大众公司必须“果断采取行动”。

  大众集团涵盖了大众、奥迪、斯柯达、保时捷、宾利、斯堪尼亚、曼等诸多世界知名品牌,代表了德国汽车工业在乘用车、商用车等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全球汽车市场仍处在新冠疫情后的恢复过程中,全球汽车销量仍在增长,为什么大众集团此时却计划关闭德国的工厂?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布鲁姆把原因说得很清楚:“不会再有来自中国的支票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是导致大众集团进行调整的主要原因。

  那么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对大众集团有如此大的影响?

  中国市场对大众集团有多重要?

  中国市场对大众集团有多重要?

  我们用大众集团的年度财务报告详细分析一下中国市场对大众集团的重要程度。

  大众集团将全球市场划分为四个市场,分别是亚太市场、欧洲及其它地区市场、北美市场和南美市场,欧洲及其它地区市场涵盖的范围包括整个欧洲、非洲以及部分亚洲地区。

  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的 2019 年,大众集团全球汽车销量 1095.6 万辆,其中亚太地区的销量是 453.8 万辆,在大众集团全球四大市场排名第二,仅次于欧洲及其它地区市场。

  2023 年,大众集团全球汽车销量 936.2 万辆,其中亚太地区的销量是 360.3 万辆,在大众集团全球四个市场中依旧位居第二。

  虽然亚太市场不是大众集团最重要的市场,但是中国在亚太市场中的销量占比基本都在 90% 以上,2020 年中国的销量甚至占亚太市场销量的 96%,中国是大众集团最大的市场。

  2019 年,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一共销售了 423.4 万辆汽车,其中大众在国内的合资企业销量合计 404.8 万辆,大众进口汽车 18.6 万辆。

  2019 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占大众全球销量的 38.6%,占大众汽车在亚大市场销量的 93.3%。

  大众汽车 2019 年在北美的销量仅有 95.6 万辆,中国市场销售规模是北美市场的 4.4 倍。

  2023 年,大众集团在中国的汽车销量是 323.6 万辆,其中大众在国内的合资企业销量合计 306.5 万辆,大众进口汽车 17.1 万辆,中国市场销量占大众集团全球销量的 34.6%。

  中国市场是大众集团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大市场!

  2023 年大众集团全球业务的经营利润是 225.8 亿欧元,同期大众在中国的合资公司经营利润是 71.4 亿欧元,按照股权比例大众集团可分得的经营利润是 26.2 亿欧元。

  2019 年大众集团全球业务的经营利润是 169.6 亿欧元,同期大众在中国的合资公司经营利润是 111.1 亿欧元,按照股权比例大众集团可分得的经营利润是 44.3 亿欧元。大众中国合资公司经营利润相当于全球经营利润的 65.5%。

  中国市场对大众集团有多重要?

  从汽车销量来看,从 2019 年到 2023 年中国市场销量占全球销量的比例都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

  从经营利润来看,大众集团中国合资公司经营利润一度达到大众集团经营利润的近一半,2023 年大众中国合资公司经营利润仍然相当于全球经营利润的 31.6%。

  不论是从汽车销量来看,还是从经营利润来看,中国市场都是大众集团全球最重要的市场,是大众集团销量和经营利润的定海神针。

  中国市场销量和经营利润的波动会显著影响大众集团在全球的汽车销量和经营利润,而中国市场偏偏又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

  从 2020 年以来,随着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崛起,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这深刻影响到了大众集团的经营状况。

  大众集团中国公司的经营利润自 2019 年以来持续下降,2024 年上半年大众中国合资公司的经营利润继续下滑了 30%!这是大众集团管理层计划关闭德国工厂的重要原因。

  虽然上半年大众集团在中国的汽车销量下滑并不明显,但是为了应对自主品牌的竞争汽车售价全面下调,导致大众集团中国合资公司上半年经营利润继续下滑 30%。

  中国汽车市场这些年发生了什么变化?

  中国市场是大众集团最重要的市场,是对大众盈利贡献最多的市场,从 2019 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2023 年,中国乘用车销量达到 2606 万辆,超过了 2017 年的历史最高销量水平。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完全从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恢复了,2023 年的乘用车销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2023 年大众集团在中国的汽车销量仅有 323 万辆,比最高峰的 2019 年少了近 100 万辆,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占有率也从 2019 年最高的 19.7% 减少至 2023 年的 12.4%。

  从 2019 年到 2023 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规模是扩大的,中国的乘用车销量从 2144 万辆增加到了 2606 万辆,增加了 462 万辆。

  那为什么大众集团在中国的汽车销量反而减少了近四分之一?

  根源是中国自主品牌发展起来了,中国自主品牌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极大侵蚀了大众、丰田、奔驰等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后,中国自主品牌快速崛起。

  202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只有 5.9%;到 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增长到了 31.8%,2024 年上半年更是进一步上升到 35.2%。

  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成熟使得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国自主品牌很好的把握了技术变革带来的市场机会,而大众集团等外资品牌的动作却十分迟缓,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完全无法与中国自主品牌竞争。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不仅诞生了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品牌,而且奇瑞、吉利等老品牌也发展壮大起来了!

  2020 年蔚来汽车的销量还仅仅只有 4.4 万辆,到 2023 年蔚来汽车的销量达到了 16 万辆。

  销量增加最多的是比亚迪,从 2020 年的 43 万辆增加到 2023 年的 302 万辆。

  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对外资品牌的冲击是全方位的,而不仅在销量上。

  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产品涵盖了低端、中端和高端,自主品牌既有比亚迪 7.98 万的秦 PLUS,也有售价超过 50 万的华为问界 M9.

  2024 年为什么合资品牌所有车型都大幅降价,部分车型的降价幅度甚至超过 10 万元,根源就在于自主品牌的全面冲击。

  德国人为什么可以生活得那么舒适惬意?

  大众集团在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 60 万人,其中德国本土的员工进 30 万。

  如果算上上下游产业链的就业人数,大众集团在德国提供的就业人数规模更加庞大!

  德国汽车工业的工人为什么会有三十年的就业保证?

  为什么现在这种就业保证消失了?

  任何福利制度都不是天然存在的,大众集团之所以能够给工人提供如此优厚的工作条件,根源是以大众集团为代表的德国汽车工业在全球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没有其它国家的汽车企业有能力威胁到德国汽车工业。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后德国汽车工业的领先优势逐步消失了,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上甚至落后于中国,德国汽车工业不再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了!

  为什么大众集团要关闭德国的工厂,因为大众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缺乏竞争力。

  德国汽车工业失去竞争优势,首先受到打击的就是汽车销量,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这在大众集团过去三年的业绩表现上已经很明显!

  如果德国汽车工业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仍然迟迟无法跟上,那么其全球市场份额还会进一步消失,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产能过剩,更多的就业岗位消失!

  长期以来,中国都是大众集团最大的利润来源。但是在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进攻之下,大众在中国的经营持续恶化。

  大众在中国的合营公司(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原先每年的经营利润在 110 亿欧元左右,但是从 2020 年开始大众中国合营公司的盈利持续减少,2023 年这一数字下降至 71.4 亿欧元。

  2024 年,这一数字进一步减少 30%。

  中国市场不再是大众集团轻易获取盈利的提款机了!

  大众集团为什么需要削减德国的工作岗位?

  因为大众集团的管理层充分认识到大众集团全球汽车销量的减少不是暂时性的,不是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的暂时性衰退,而且长期的和结构性的。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大众集团的产能过剩是长期的和结构性的。为了维持大众的经营,削减工作岗位就是必须的!

  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不是国家行政措施导致的结果,是技术变革引起的外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竞争力的颠覆性变化!

  2024 年中国汽车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如火如荼,不论是售价 10 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还是售价超过 50 万元的高档豪华车型,中国自主汽车品牌都碾压性外国品牌。

  外资品牌汽车虽然大幅度降价,但是市场份额仍在不断缩小,根本原因就是外资品牌汽车的竞争力不如自主品牌。

  不仅德国汽车品牌如此,日本汽车品牌同样如此,而法国和韩国汽车品牌基本从中国市场消失,美国的通用也岌岌可危。

  为什么欧洲人不用 996?

  为什么欧洲人的生活那么舒适惬意?

  根源在于欧洲拥有一批全球优势产业:以 BBA 为代表的汽车工业、以空客为代表的飞机制造业、以西门子阿尔斯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以爱立信诺基亚为代表的通信产业、以巴斯夫为代表的石化工业、以诺和诺德为代表的制药工业。

  在全球的产业竞争中,欧洲拥有如此多的优势产业,这些优势产业提供了大量的高薪岗位,这是欧洲人高福利的基础。

  欧洲产业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欧洲产业的问题与日本其实很相似,欧洲的优势产业主要是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诞生的产业,在信息技术革命中欧洲的收获相对有限。

  在 PC 和互联网时代,欧洲既没有获得 CPU、GPU、内存、显示屏等 PC 核心部件的产业,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数据库等软件方面也毫无建树,也没有发展起任何有国际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

  事实上,欧洲的互联网完全被美国互联网企业占领了,谷歌、Facebook 等互联网企业在欧洲畅行无阻。欧洲除了利用反垄断条款对谷歌进行过惩罚之外,在互联网领域对美国企业的入侵实际上毫无办法。

  但这并不是欧洲的错,由于互联网天生的规模优势,全球除了中国以外谁都无法阻档美国互联网企业的扩张。

  虽然欧洲在信息技术革命时代发展起来的产业有限,但是汽车、机械、航空、化工等传统产业也足以让欧洲人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欧洲原本的优势产业也在不断衰退:先是造船业,然后是以阿尔斯通为代表的电力设备制造业,现在又轮到了汽车工业。

  如果欧洲的优势产业越来越少,那么欧洲人的生活水平将进一步下降。

  作为对比,比亚迪的管理层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比亚迪员工总数突破 90 万,是 5300 多家A股上市公司里员工人数最多的,比第二名还要多 40 多万人!

  比亚迪 90 万员工中,技术研发人员近 11 万,是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

  过去两年比亚迪还招聘了近 5 万名优秀应届大学生,持续助力大学生就业。

  自主品牌发展起来有什么好处?能给本国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