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赛博汽车
卡车干线物流自动驾驶,迎来一则新的融资消息:
鄂尔多斯卡尔动力(KARGOBOT),在最近的A轮融资中成功入账 6 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并未明确透露。
这只是卡尔动力最近一段时间密集融资历程中的一笔。企查查结果显示,自去年 10 月份到现在,卡尔动力已经完成 4 轮融资,累计披露融资金额超过 10 亿元。
一个明面上声量不大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一个大环境不算太友好的时间,再配上一个不那么合理的融资烈度,卡尔动力是谁?资本号召力从何而来……
值得我们好奇一下。
卡尔动力关键一年:融资、落地
企查查信息显示,卡尔动力成立于 2021 年 3 月,注册地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在成立的前两年的时间里,这家公司在业内给人的感知非常少,不管是融资还是落地进展,基本属于小透明的存在。
不过这种情况在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了改变,具体表现为:融资频频入账,落地测试与第一梯队齐头并进。
卡尔动力融资情况
首先是融资方面,从去年 10 月份开启天使轮融资开始,到最近的A轮融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卡尔动力已经完成了包括天使轮、战略融资以及A轮在内的 4 轮融资。
加上此次拿到的 6 亿元,其累计公开融资金额达到 10.5 亿元。
背后的投资方包括鄂尔多斯国投、鄂尔多斯集团、中集车辆、深投控合作基金、地平线等等。
具体到项目落地,卡尔动力的落地测试高峰始于今年年初。
先是在今年 3 月份,内蒙古鄂尔多斯巴什区向卡尔动力颁发了首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推进 L4 级自动驾驶货运落地。
卡尔动力出现在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中
之后不久的 4 月 23 日,卡尔动力的名字又出现在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自动驾驶和智能建造方向)名单中,这也是这批试点中唯一的干线货运自动驾驶重卡项目。
据了解,这次试点项目除了卡尔动力之外,还有鄂尔多斯当地的电力冶金集团、陕汽重卡、中集车辆以及清华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上下游产业链及研究单位共同参与。
其中,卡尔动力作为技术方案提供商,将在鄂尔多斯市及康巴什区的煤炭运输路线上共落地超过 70 辆(包括筹备阶段的超 40 辆卡车和项目过程中额外投入的 30 辆)L4 级自动驾驶重卡。
这次测试验证的范围,包括鄂尔多斯多条 300 公里以上的物流干线加园区短途路线,主要目标是通过自动驾驶编队形式完成不少于 80 万吨货运量和 300 万公里运营里程的测试验证。
到了 5 月份,卡尔动力宣布公司获得获得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卡车编队行驶测试资质,与之一同获得测试牌照的,还有小马智行、主线科技等头部的干线物流卡车自动驾驶玩家。
除此之外,卡尔动力还在今年 2 月份传出,在新疆与新疆国合能源达成战略合作,在当地进行自动驾驶物流运输作业。
仅从融资和项目落地两个点来看,卡尔动力在今年上半年收获颇丰,完全是以一副蛰伏结束后一鸣惊人的姿态展示给外界。
不过事实是,卡尔动力前期虽然籍籍无名,但并非无根之木,前期的蛰伏也与这个“根”多少有点关系。
卡尔动力,滴滴自动驾驶新故事
企查查信息显示,卡尔动力高管团队,均来自滴滴自动驾驶核心成员。
其中,卡尔动力董事长孟醒,兼任滴滴自动驾驶 COO。
公司 CEO 韦峻青,曾任滴滴自动驾驶部门 CTO 一职。在此之前,韦峻青曾创立了自动驾驶公司 Ottomatika,这家公司后来被安波福收购,韦峻青也就此加入安波福,后来还曾担任过安波福与现代汽车合资成立的自动驾驶公司 Motional 的副总裁兼算法负责人。
2019 年 8 月,滴滴自动驾驶部门从内部独立,之后的 9 月份,韦峻青就从安波福辞职加入滴滴自动驾驶,担任 CTO 一职。
至少是技术层面,韦峻青曾是滴滴自动驾驶的灵魂人物。
另外一位核心高管,负责钱袋子的 CFO 黄舟,同样来自滴滴自动驾驶,曾任滴滴自动驾驶企业发展负责人。
核心管理团队来自滴滴,透过股权也能看出,卡尔动力背后事实上就是滴滴控制。
企查查结果显示,卡尔动力背后的控股股东为北京航迹科技,持股比例为 59.57%。而这家航迹科技的法定代表人,正是滴滴出行的掌门人程维。航迹科技也是滴滴出行的关联公司。
卡尔动力部分股东
话讲到这里其实也就不难猜了,所谓的卡尔动力,其实是此前滴滴自动驾驶卡车项目独立之后的主体,也就是在 2022 年被曝出的滴滴 Cargo(卡尔狗)项目。
该项目最初在滴滴内部孵化,2021 年成立时注册为广州卡尔狗科技有限公司。
不过在那段时间,这家公司并不为人所知,滴滴本身也没有花心思为这家公司进行宣传。事实上,由于当时滴滴境外上市监管风波,滴滴自动驾驶很长时间内都处于静默状态。
直到 2023 年上海车展,滴滴自动驾驶卡车出现在现场,之后不久的 6 月份,广州卡尔狗科技就更名为鄂尔多斯市卡尔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登记地也选在了鄂尔多斯。
再后来,随着鄂尔多斯集团天使轮投资卡尔动力消息曝出,卡尔动力也正式从滴滴独立为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独立之后,除了滴滴(还是通过关联公司控股)这个大股东,二股东为鄂尔多斯(上海)智能科技,其背后的大股东正是国内羊绒纺织、化工、矿业头部公司鄂尔多斯集团。
而滴滴在鄂尔多斯的项目,也正是与鄂尔多斯旗下煤电业务相关的。
这一通操作,能够看出滴滴在自动驾驶卡车项目上,一方面积极独立业务引进外部客户股东,另一方面也似乎在刻意隐去身形。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即使在滴滴重新走出那段黑暗岁月之后其自动驾驶业务相对其他玩家,也相对更为谨慎,尽量的减少滴滴元素也在情理之中。
一定程度上,这可以看作滴滴自动驾驶业务在重新回到外界视线之后,换了一种新的讲故事的方法。
至于这个外部客户股东,对于当下的干线物流卡车自动驾驶来说,可能是最合适的一个选择。
滴滴自动驾驶卡车,如何落地?
一直以来,关于自动驾驶卡车最合适的落地场景,业内基本有这么几种选择:
其一是小场景自动驾驶,比如港口、矿山等封闭场景,可以在短时间内建图,且路面参与者相比公开道路(或者是高速公路)要少很多。
这种场景的玩家比较容易落地,同时短期内商业化进展也相对较快。典型玩家如斯年智驾、飞步科技等。
其二是参考乘用车渐进式自动驾驶路线,从 L2 的 ADAS 功能先做起,再逐步进阶到 L3 乃至更高阶的自动驾驶。这种路线比较保险,理论上商业化模型也更为简单。
不过争议之处在于,对于商用车这种成本导向的品类,用户为智能驾驶买单的意愿可能要远远低于乘用车,所以未来能否走通仍然存疑。
还有一类,就是直接瞄向自动驾驶的卡车干线物流运输,将场景聚焦于高速公路,这种路线最为理想,但也最难实现,代表玩家如小马智行。
而在自动驾驶卡车 2023 年的倒闭潮中,也是这类玩家倒霉的最多。
卡尔动力选的恰恰是这条难走的路。
所以在如何去落地这件事上,滴滴或者是卡尔动力显然也是动了脑子的,有 2 点值得关注:
首先是干线物流车辆运行方式,卡尔动力选择智能驾驶头车(有驾驶员)+自动驾驶车辆编队模式,采用1+N的模式结组行进。
这种模式在卡尔动力早期孵化阶段就已经成为其选择的路线,现在来看算是已经成为比较主流的模式,比如小马智行也选择同样的方法。而在政策层面,北京智能网联政策先行区也是在最近率先落实领航车协同决策下的重卡编队测试。
其次,选对场景与合作伙伴,这里要提到的就是为卡尔动力提供资金支持的鄂尔多斯集团。
据了解,鄂尔多斯集团旗下业务覆盖火电、多晶硅等多种资源业务。
拿火电来说,从煤矿到发电厂所面对的场景,一般是相对固定、社会车辆较少的中短途干线物流场景。前期通过尽量简单的场景落地,后期为更复杂的干线物流留一个选择。
对于已经选择高难度场景的卡尔动力(或者说滴滴自动驾驶卡车业务)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落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