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联想,能否聊发少年狂?

  文价值研究所

  2016 年,一篇名为《杨元庆是联想集团合格的 CEO 吗》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彼时正值联想业绩的低迷期,外界对杨元庆的质疑和不满达到顶峰。更多人将杨元庆拿来和柳传志进行全方位对比,试图找出两人的差距,尤其是前者的不足。

  如今七年过去了,杨元庆无疑打了质疑者的脸:疫情三年联想总营收激增超千亿,净利润翻了近三倍。在 PC 寒冬之下,联想守住了江山,而且活得比大多数同行都舒服。

  这一切得益于杨元庆倾力推动的转型计划,基础设施业务(ISG)、方案服务业务(SSG)崛起,和原有的智能硬件业务(IDG)一起,重构了联想的营收版图。

  然而,杨元庆身上的担子并没有变轻:PC 市场的萎缩比想象中更严重,转型的压力如影随形。

  4 月 6 日,联想召开 2023/24 财年誓师大会,杨元庆给各条业务线提出了五大目标,并重新整编 ISG、SSG 业务集团的销售团队。重压之下,中年联想希望再拼一把。能不能成不好说,至少已经展现了了决心。

   

  五大目标、七大纵队,联想奏响“中年狂想曲”

  4 月 6 日这场会议既是誓师大会,也是联想和股东、投资者、媒体的交流窗口。在会上,杨元庆谈了很多,但基本离不开一个变字:调整与转型,也成了联想未来几年的主旋律。

  首先被提及的,是集团五大目标:PC 业务继续保持超越市场的增长,非 PC 业务营业额占比进一步提升 2 个百分点以上,MBG 和 SSG 集团分别实现 15% 和 20% 的年增长并将规模提升至 80 亿美元,ISG 要以超越大盘 20% 的增速实现高速增长并提高利润水平,联想创投则要投资更多优秀科技企业。

  这五个目标,充分表明联想对旗下各项业务的定位和规划:PC 是基本盘,以求稳为主;非硬件业务则代表联想的未来增量,全力扩大规模、提高增速。

  在此基础上,联想内部的组织架构也迎来新一轮变动。其中,整个集团将深化3+3 组织改革,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贯彻智能设备、智能基础设施、方案服务“3S”转型战略,客户业务群则划分为大客户、SMB 和C端客户三个阵营。

  除此之外,针对 ISG 和 SSG 两个业务集团,以更好地对接客户为目标,销售团队也迎来全面整编。

  根据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刘军的介绍,ISG 和 SSG 的销售团队将重整为三大梯队,包括客户经理、产品及解决方案专家、销售技术专家,执行严格职能划分。其中,客户经理梯队又针对不同的行业划分为电信、金融、政府、制造、教育、互联网和重点行业七大行业纵队。

  在过往,联想的组织架构、销售团队都是倾向于服务硬件业务的。2009 年开始实行的前后端混合架构沿用多年运行也十分流畅,重前台、轻中台的组织架构为各大团队冲销量、冲市场份额扫清了障碍。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在 2021 年组建 SSG 之后,老架构逐渐跟不上新业务的发展需求,改变是顺理成章。

  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硬件业务的客户更分散,要面对更多C端客户,ISG 和 SSG 业务则主要对接B端企业客户。前者讲究灵活性,销售团队要深入一线,化整为零;后者则需要形成合力,尤其是面对大客户时。

  事实上,联想早在 2017 年便围绕产品、客户两个环节不断优化内部组织架构,并逐步将分散在各大事业群的销售、营销团队整合到统一平台。这一系列调整的主要目标,是细化团队职责、提高团队成员和客户的沟通效率,同时提高行业覆盖率。

  从上述调整也不难看出,联想未来几年将加速转型,持续降低对硬件业务的依赖。用杨元庆的话说,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技术驱动的创新和服务导向的转型。

  当然,PC 业务短时间内还是联想最重要的现金牛,地位不会轻易被撼动。倒是手机等硬件业务处境愈发尴尬。在价值研究所看来,这是无法避免的:联想这种规模的头部企业转型、升级必然要面临新旧业务的冲突,组织架构调整也需要适应期。

  但好在,联想这几年业绩尚算稳定,存储了不少弹药。

  营收下滑带来压力,转型乃大势所趋

  诚然,联想的业绩并不完美。

  最新财报显示,联想 2023 财年前三季度(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的九个月)总营收为 493 亿美元,同比下降 10%。从分地区收入来看,联想四大重镇中国、亚太、欧洲/中东/非洲和美洲地区收入均出现下滑,无一幸免。其中,头号粮仓中国市场的收入为 124 亿美元,同比下跌 16%,跌幅居各地区之首。

  但细看之下,联想这张最新成绩单也不乏亮点。比如前三季度的经营费用同比减少 11% 至 66.9 亿美元,经营性溢利的降幅也低于营收降幅。

  客观地说,营收同比下滑主要受 IDG 集团收入下滑拖累。数据显示,过去三个季度联想 IDG 业务集团总收入为 396 亿美元,同比下滑了 17%,降幅超过集团整体水平。

  PC 市场衰落,已经成为联想和老对手惠普、戴尔最大一块心病。从当前的情况看,PC 寒冬还得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联想 IDG 集团收入何时反弹仍是未知之数。

  IDC 的最新报告指出,2022 年全球 PC 出货量跌幅超过 10%,平板电脑的出货量也下滑了 6.8%。全球经济疲软、通货膨胀和疫情爆发初期需求提前释放,是 PC 出货量下滑的主要原因。这些不利因素一天不消失,PC 市场就一天难以恢复元气。IDC 预计,2023 年传统 PC 和平板电脑综合出货量将下滑 2.6%。

  (图片来自 IDC)

  好在,联想 ISG 和 SSG 两大业务集团足够争气。财报显示,2023 财年前三季度 SSG 集团收入为 5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ISG 集团收入则录得 7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2%。如果只计算三季度,联想非 PC 业务的收入占比达到 41%,较三年前几乎提升了 10 个百分点。

  从财报不难看出,联想的转型已经初见成效,ISG 和 SSG 两大业务集团的表现也值得肯定。尤其是 ISG 业务,杨元庆透露其已成长为全球第三大服务器提供商、第五大储存设备厂商。按照杨元庆的说法,非 PC 业务的收入占比还要再提升两个百分点。其长期目标,相信是实现 PC+3S 双核驱动,收入五五开的新营收结构。

  然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基础设施、方案服务都不是什么新兴赛道,市场内群狼环伺、竞争不断。联想要在这两条赛道更进一步,需要尽快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和独特性,构筑如 PC 行业一般的稳固护城河。

  联想目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等于站稳了脚跟。但随着竞争深入,光靠现在的技术、产品恐怕不足以赢得更多大客户青睐。

  转型进入深水区,联想亟需重构护城河

  联想 ISG 集团目前的产品主要包括云 IT 基础设施、企业 IT 基础设施以及边缘计算和储存计算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和存储设备等。随着云计算、IT 基建的兴起,基础设施需求暴涨,联想 ISG 这些年确实不愁订单,而且也比 SSG 更早实现盈利。

  然而,联想 ISG 的产品和服务,主要集中在入门级市场。面向中大型企业的 Lenovo ThinkServer SR660 V2 和面向数据中心客户的 Lenovo ThinkSystem ST650 V2 基础功能齐全、性能流畅且性价比不俗。不过边缘计算设备这种高增长领域,并不是联想的强项。

  SSG其实也有类似的问题,服务和产品大而全,但技术深度仍有提升空间。

  目前,联想 SSG 业务集团的布局集中在支持服务、智能运维服务和智慧解决方案三个层面,提供 IT 设备、IT 运维和针对各行业的智能化系统集成服务。其旗下的 TruScale 一站式服务品牌把硬件、软件和服务进行整合,供客户订阅,基本上能满足企业所需的设备管理、系统总控等各项日常服务。

  问题在于,联想能做的,其他竞争对手其实也能做。大而全的服务能让不少企业买单,但对企业客户的忠诚度是一个考验。联想现在要做的,是从做大向做深转变,不断提升 ISG、SSG 业务的技术含量,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 SSG,联想的计划是积极法发展 IPS 解决方案和混合云,ISG 则全力攻克边缘计算这个技术难点。换句话说,联想要专门挑硬骨头来啃:只有啃下这些硬骨头,ISG 和 SSG 才能更进一步。

  为了快速弥补技术短板,联想选择和科技巨头牵手。2022 年,联想和电讯盈科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合资子公司,共同布局 SSG 业务。如今大火的 AIGC 同样是联想的目标,英伟达 GTC 2022 大会中黄仁勋就主动提到了联想这个新合作伙伴。

  在技术攻坚之外,响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是联想另一个发力点。

  今年 2 月,联想发布了新服务器品牌“联想问天”和首款产品 GB5520V3。作为 ThinkSystem 的补充,“联想问天”最大卖点是定制化:适应中国客户的本土化需求,可提供机架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高密度服务器和多 GPU 服务器的定制化产品。

  当然,搞研发需要花钱,联想还需要小心控制自己的预算。杨元庆在此前的联想创投 CEO 年会上说过,联想一定会加强对创新、技术研发的投入。据其介绍,2020 年至今联想研发团队规模已接近翻倍,两年间增加了约 8800 人。他同时承诺,联想的中期研发投入将会翻倍,并继续加大招聘力度。

  协调成本与业务扩张的关系,也是联想转型路上的一门必修课。

  写在最后

  大企业转型向来很难,联想这种稳坐行业霸主多年的企业更难。因为转型意味着卸下过往的光环和荣耀,前路充满不确定性。

  好消息是,至少联想高层还很乐观。

“联想将牢记以科技赋能中国智能化转型的使命,赋能更多中国实体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智能化的力量。”

  在誓师大会上,联想集团中国区的总负责人刘军向外界做出了这番承诺。杨元庆设立五大目标、成立七大纵队后,联想在中国市场的具体转型、改革计划,也得交给刘军来实施。

  三年前,刘军重返联想接管中国区业务,面前同样荆棘密布。好在刘军顶住了压力,带领联想在疫情的阴霾下扛了过来。如今,更艰巨的任务摆在了他的面前。能不能成功,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