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音乐付费用户数再创新高,科技如何成为在线音乐新增量

  3 月 21 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发布了 2022 年 Q4 以及全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TME 延续了三季度环比增长的态势,总季度营收达到了 74.3 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净利润表现亮眼,达到了 14.4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72.8%。

  业务数据方面,在线音乐服务板块和付费趋势依旧是备受关注的亮点。

  其中,在线音乐依然是 TME 的增长火车头,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达到 8850 万人,继续创下历史新高,在付费用户拉动下,线音乐订阅收入同比提升了 20.6% 达 23.5 亿元人民币。此外,广告收入环比回升,在线音乐非订阅收入同比增长 29.8% 至人民币 12.1 亿元。

  付费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反映了 TME 在线音乐生态的韧性。一方面,随着 TME 内容生态的完善和产品体验的提升,用户越来越愿意为好的音乐体验付费,市场商业化潜力越来越成熟;另一方面,生态的完善与 TME 加大科技创新密不可分。

  2022 年年底,TME 也将公司使命愿景进一步聚焦、升级为“用科技创造音乐无限可能”,在内容与平台“一体两翼”战略和提质增效持续走深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其在全产业链端的技术研发投入。

  科技让音乐全产业链更有效率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 CEO 梁柱在财报说明中总结了 TME 在 2022 年的一系列战略动作,在梁柱看来 TME 在四季度推出了“多项产品升级”,并在“在虚拟偶像、音质、视觉效果、社交功能、虚拟娱乐体验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进展”,在“听、看、唱、玩”四大音乐娱乐支柱业务上都保持了持续的创新。

  从财报数据来看,TME 研发的投入在过去几年都处在稳定的持续增长轨道上。

  2019—2021 年,TME 研发开支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约 4.6%、5.7%、7.5%。而四季度,腾讯音乐的研发投入同比去年继续增长,拉动了包含研发投入在内的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增长至 11 亿元,占总营收 14%。

  2022 年度,TME 的持续科技投入换来了很多落地到用户感知的场景。

  如去年底推出的 QQ 音乐 12.0,被业内认为是做到了音质“史诗级”的提升,为 TME 收获了一波高口碑的用户传播。

  QQ 音乐 12.0 将“Hi-Res”升级为“Hi-Res 无损音质”,将标准从 24bit/48kHz,提升到了 24bit/196kHz。相当于用户通过 QQ 音乐可以获得接近全球顶级录音棚采样标准的音质。

  在此基础上,技术团队也做出了一些新的尝试,通过全新神经网络技术对音源低频进行修复,再还原高频带的频谱,推出了“臻品母带”功能。力图呈现更多的音乐细节,以还原录制现场的真实感。

  TME 旗下另一个增长引擎全民K歌,去年也连续做了多次版本更新。

  在音效方面,全民K歌新上线了多款场景音效。尤其是人声增强板块,通过 AI 算法加持,TME 可以做到在不同手机设备的录音片段中都大幅降低伴奏回采声和降噪问题,从而让输出结果更接近录音棚的水平。

  品玩在过去的稿件中有提到过,全民K歌作为 UGC 高度参与的音乐社区产品,TME 团队在其中操作的想象力空间更大。尤其是一些更先进的 AIGC 探索,都更容易在这类社区类产品中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TME 及其旗下的天琴实验室等多个技术团队在 2022 年推出了非常多在 AI 领域的前沿探索,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多场景的产品和技术能力矩阵。

  9 月,TME 旗下的酷狗阿波罗实验室发布了“凌音引擎”,生成歌手虚拟人模型,成功复刻生成了梅艳芳、邓丽君等多位巨星歌手的 AI 分身。

  未来,不只是邓丽君,迈克尔杰克逊、猫王等传奇歌手的歌迷们都有可能会听上自己年轻时偶像发行的“新歌”。

  10 月,天琴实验室在 TMELAND 发布了虚拟人“小琴”。背后支持的 Music XR Maker 等技术可以让舞蹈动作、表情口型和歌曲、音色、歌词做到有机统一。

  除了 AIGC 以外,多模态的 AI 模型也可以做到像人一样“通感”。

  12 月,天琴实验室推出了 AI 音乐视觉生成技术 MUSE 引擎(Music Envision)。MUSE 能做到通过音乐自动生成对应情感色彩的图片、歌词海报、与 QQ 音乐合作了一整套 AI 画廊。这也是目前在多模态 AI 模型领域中非常创新的场景落地玩法。

MUSE 引擎- QQ 音乐 AI 歌词海报
MUSE 引擎- QQ 音乐 AI 歌词海报

  如果将“MUSE 引擎”“凌音引擎”能力联系起来看,TME 目前已经具备了深度的音乐 AIGC 的各方面能力。通过 AI 加持的音乐能力,配合更精准的虚拟人拟态能力,TME 未来或许将成为率先向音乐行业提供全方位 AIGC 服务的公司。

  AI 浪潮下,TME 如何绘制新增长曲线?

  如果仔细观察 TME 去年的技术布局,以 AI 为代表的核心技术似乎正在串起 TME 多元的业务生态。

  • 在音乐供给端:UGC 的智能混音,虚拟人形象以及“凌音引擎”这样的虚拟音乐人模型体系;
  • 在流媒体端:有神经网络加持的场景复现、难度极高的“Hi-Res 无损音质”; 
  • 在音乐跨次元传播方面:有虚拟人形象、AI 音乐作画,以及像 TMELAND、全民K歌中类似新次元宇宙的场景能力建设。

  AI 让 TME 系列产品拥有更好体验的同时,也推动了 TME 以 AI 等技术的视角对各个业务环节的重新思考,从而让各个业务线更好地获得前沿技术的助力。某种程度上而言,流媒体音乐可能会是未来率先受益于 AI 技术发展的核心产业。

  以 ChatGPT-4 为例,其从 3.5 时期的文本模型转向多模态模型,会成为未来大模型的发展趋势。大模型未来会打通模态之间的壁垒、扩大内容供给、让人与内容的关系更加亲密。

  而音乐刚好天然就是一种内容语言。

  就好像在线音乐是移动互联网的第一个顶级流媒体入口一样——它相比于图文有更好的黏性,相比于视频有更低的带宽占用。同理,音乐作为可以被代码化的内容,它也不像视频一样拥有过大的模拟成本,或许也会成为 AI 大模型中很特别的角色。

  不可否认,科技在产业中的应用潜力巨大。但对于目前的内容产业来说,技术仍是服务内容和用户的手段。

  在去年 TME 举办的 TechME 技术周活动上,TME 首席执行官梁柱表示:“身处数字音乐行业,所有技术的进步、革新与突破最终还是为音乐内容的发展而服务,TME 做技术的本质,也正是为了让用户听到更多优质的音乐内容。”

  让科技来创造音乐的无限可能,再让这些无限可能给人们感动,这正是 TME 面向未来探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