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度图闻·第八十一期
策划制作|钛媒体视觉中心,编辑|刘亚宁,作图|初彦墨
近日,ChatGPT 概念连续引爆A股,相关股票持续拉升。与此同时,有消息称,百度将于 3 月在中国推出类似 ChatGPT 的人工智能工具。消息一出,百度港股涨幅快速扩大,盘中一度涨超5%。
自 2022 年 11 月 ChatGPT“出世”以来,因其逼真的模拟人类语言,与用户交互自然,ChatGPT 用户数在 5 天内突破了 100 万,成为业和资本市场的关注热点。在 ChatGPT 火爆出圈后,AIGC 技术也受到市场广泛关注,该技术能够提升内容效率与丰富度,有望成为全行业的生产力工具,AIGC 也成为新的赛道风口。
目前,AIGC 技术场景有哪些具体应用?AIGC 赛道吸金多少?随着 AIGC 的爆火,未来 AI 能否取代人类?钛媒体·钛度图闻试图从数据层面,作一些回顾与展望。
AIGC 概念火热,商业化应用将快速成熟
AIGC 全称为 AI-Generated Content,是继 UGC、PGC 之后新型利用 AI 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生产方式。最初,AIGC 可生成的内容形式以文字为主,经过发展,目前的 AIGC 技术还能应用于图像、视频、语音、代码、机器人动作等多种内容形式的生成。
AIGC 技术正在从简单的降本增效向创造额外价值转移,文本-图像-视频等的跨模态生成正在成为关键的发展节点。 未来 3 年内,虚拟人生成和游戏 AI 这两种综合性的 AIGC 场景将趋于商业化成熟。
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家科技巨头在 AIGC 领域布局。国内 BAT、字节、网易等公司,国外谷歌、Meta、微软等多家公司,均推出了 AIGC 的应用产品。
AIGC 技术大幅降低了数字内容生产成本。由于内容制作成本背后通常是人力成本,而 AIGC 又有望降低人力成本,未来若用 AIGC 进行部分人力替代,那么行业整体制作成本将明显降低。
在海外生成式 AI 公司中,商业化成熟的 Jasper.ai 公司就是瞄准有大规模文字生产需求的营销、自媒体、电商等 To B 场景。由此看来,国内 To B 方向有潜力率先爆发。未来,预计国内 AIGC 在B端市场的理论空间为 1000 亿左右。
2022 年 9 月,红杉资本发布文章,提到生成式 AI 未来预计能够产生数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就 AIGC 而言,其产业链涉及到多个环节,这也意味着在 AIGC 产业链上下游,还有诸多可开发的蓝海领域。
AIGC 赛道频现大额融资,多家公司估值飙升至数十亿
2022 年,沉寂多年的 AI 成功火出圈,并成为了时下最为火热的概念,资本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风口。
融资情况一向是行业冷暖的晴雨表。研究机构 PitchBook 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 23 日,2022 年投资圈向生成式 AI 公司共投入 13.7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93.69 亿元)。
从 2022 年 3 月起,AIGC 赛道频现大额融资。其中不仅包括如 OpenAI、Stability AI 这样知名度高的 AI 公司,如 Jasper.ai、Regie.ai、 Replika 等初创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AI 生成图像公司 Stability AI 获得 1.01 亿美元融资、AI 写作工具 Jasper.ai 获得 1.25 亿美元A轮融资,AI 视频和音频编辑工具 Descript 获得 OpeAI 投资等等,多家 AI 初创企业都获得上亿美元的新融资。
CB Insights 数据显示,AIGC 赛道目前已有 6 家独角兽,其中,推出了 ChatGPT 的 OpenAI 估值高达 200 亿美元;其次是 Hugging Face20 亿美元,Lightricks18 亿美元,Jasper15 亿美元,Glean 和 Stability AI 为 10 亿美元。
ChatGPT 爆火后,国内 AIGC 赛道玩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也有相关平台拿下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但与海外动辄过亿美元的融资轮相比,国内只有少数初创项目拿到融资。
据钛媒体·钛度图闻统计,2022 年,国内在 AIGC 赛道发生 12 起融资事件,其中,上半年只有 3 起,去年 1 月,超参数科技宣布完成 1 亿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老股东五源资本、高榕资本跟投;下半年国内 AIGC 领域逐渐热闹起来。9 月,智谱 AI 宣布获得数亿元B轮融资,10 月,慧夜科技完成千万元人民币 Pre-A+ 轮融资、生成式 AI 平台 TIAMAT 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11 月小冰公司宣布完成 10 亿元新融资;12 月聆心智能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AI 能否取代人类?AI 背后的“人工”力量
随着 AIGC 的爆火,对于“未来 AI 能否取代人类”的讨论也与日俱增。聚焦 AI 发展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关注 AI 背后的“人工”力量。毕竟,人工智能离不开“人工”。
目前,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比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三个技术方向的人才供需比相差不大,分别为 0.49、0.49、0.48;而计算机视觉人才供需比最低,仅为 0.38,人才最为紧缺。
在人才分布城市方面,南方城市在人工智能领域势头强劲,在人才分布 TOP5 城市中,四座城市均分布在南方。24% 的人工智能人才分布于北京,人才量居全国第一;杭州作为新一线城市,在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上仅次于北京,人才占比为 16.53%,这一数量超过了上海(9.78%)和深圳(6.18%)。
AIGC 尽管在技术水平上十分“惊艳”,但相关产品得到普及应用还需要时间。目前,AIGC 相关应用还是以辅助创作功能为主,复杂问题的处理仍需要人去做,AIGC 更大的意义是“解放人类”而非“替代人类”;其次,AIGC 还面临着信息获取的合法性等不确定性的冲突风险。
未来,AIGC 究竟能产生多大经济价值,取决于能否定位到各个产业的核心需求。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AIGC 必将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前景是光明的。
数据来源:AIGC/AI 生成内容产业展望报告、东吴证券、中信建投证券、PitchBook、CB Insights、脉脉《人工智能顶尖人才数据图鉴 2022》等公开报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