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eR0
编辑漠影
这个春节假期,久违的年味儿十足。国内万家灯火热热闹闹辞旧迎新,海外科技行业却是风云诡谲,巨震一波接着一波不见消停。
裁员潮引发的混乱局面持续发酵:短短十天之间,微软宣布裁员 10000 人、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宣布裁员 12000 人、IBM 宣布裁员 3900 人、SAP 宣布裁员 3000 人……大型科技公司们正效仿此前经济衰退时期的做法,试图通过大规模裁员以及削减一些暂时无利可图的项目,来应对当下的经济动荡。
云计算已是这些科技巨头维系长期增长的必竞之高地。同时谷歌与微软正在人工智能(AI)内容生成战场展开新一轮的较量。春节期间,微软与研发出 ChatGPT 的 OpenAI 宣布升级合作,将投资数十亿美元加速 AI 研究突破与落地部署。
迄今仍未公布大规模裁员的苹果,被继续爆出其首款 MR 头显的更多新料,这款苹果“七年磨一剑”的跨时代之作将在今夏登场,预计售价约 3000 美元、今年卖出 100 万台。此外苹果生产线的东南亚迁移继续生变,两家“果链”大厂宣布 2023 年将扩大东南亚产能。
复工第一天,智东西为你梳理了这个春节值得关注的三个重大科技要闻。
一、裁员风暴持续,1 月海外科技大厂裁员逾 5 万人
春节假期前后,微软、谷歌、IBM、SAP 等科技公司先后加入裁员潮。
加上 1 月 4 日云服务 SaaS 龙头 Salesforce 宣布的裁员 8000 人、电商及云计算巨头亚马逊宣布的裁员 18000 人,海外科技巨头在今年 1 月份公布的裁员数总计已经超过 5 万人。
根据 Layoffs.fyi 网站统计的数据,2022 年,全球科技行业裁员超过 15 万人;2023 年初至今,超过 200 家科技公司已经裁员逾 6.8 万人。
1 月 18 日,微软宣布计划到 2023 财年第三季度末裁员 10000 人,这是其八年多来最大规模的裁员,约占微软 22 万名员工总数的 4.5%。根据外媒的爆料,微软的 MR 头显、视频游戏等业务将受此次裁员影响。
紧接着 1 月 20 日,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宣布了其 25 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轮裁员——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 1.2 万人,约占全职员工的6%。据悉,有 750 名高管参与了裁员过程,花了数周时间了决定将哪些员工解雇,同时谷歌也将削减高管薪酬,包括大幅削减所有高级副总裁的年终奖。
1 月 26 日,IBM 宣布将裁员约 3900 人,约占其 28 万名员工的 1.4%。一位发言人称,此次裁员将主要针对 IBM 去年剥离的 IT 服务业务 Kyndryl 及其医疗健康业务,IBM 将从中承担约 3 亿美元的费用。
同日,德国商业软件巨头 SAP 宣布在 2022 年底利润大幅下滑后将裁员 3000 个职位,预计影响其全球员工的约 2.5%。去年 SAP 大约雇用了 11.1 万名员工,相比 2021 年的 10.4 名员工增加了逾 6600 人。
裁员风暴虽然突如其来,但并不令人意外,这都是科技巨头高速扩张后的紧急“刹车”。
在截至 6 月的上一财年,微软增加了 40000 名员工;在 2022 年前 9 个月,Alphabet 增加了 30000 多个工作岗位,Meta 增加了 15000 多人。去年 11 月,Meta 宣布将裁员 11000 名员工。
苹果是美股五大科技巨头中唯一还未公布任何大规模裁员讯息的科技公司,其上一次大规模裁员还是在 1997 年,当时苹果联合创始人乔布斯重返公司,裁掉 4100 名员工来节约成本。
不过在这个春节期间,苹果也被外媒曝出已裁掉一些 Apple Store 及零售渠道的非季节性员工。
二、云计算战况升温,AI 内容生成商战在即
对于亚马逊、微软、谷歌、IBM、SAP 等软件巨头来说,云计算业务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谷歌和微软正在 AI 内容生成领域开展日趋激烈的竞争。
面对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许多企业计划管理云计算成本,致使对商业软件及云服务的需求降温。坐拥全球第二大云平台的微软在上个季度录得六年多以来的最慢销售增长。根据 1 月 24 日微软发布的最新财报,其截至 12 月 31 日的 2023 财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 至 527 亿美元,净利润同比下降 12% 至 164 亿美元,增长率创自 2016 年 6 月以来的新低。
智能云业务已经是微软最大的营收支柱,第二季度营收增长 18% 至 215 亿美元,约占其总收入的 40%。其中 Azure 云平台业务的增幅达 31%。不过微软 CFO Amy Hood 警告说,Azure 业务的增长在年底放缓,未来几个月预计将进一步放缓。
无论是 IBM 还是 SAP,近年来都在将公司从传统基础设施或信息技术服务业务,转向快速增长且更加有利可图的云计算服务。2022 财年,IBM 全年收入同比增长6% 至 606 亿美元,其中混合云收入增长 11% 至 224 亿美元。SAP 的云业务收入亦强劲增长,2022 财年同比增长 33% 至 125.6 亿欧元。
微软押注下一波云服务需求将来自 AI,并因对顶尖 AI 初创公司 OpenAI 的投资加码而备受关注。
去年 OpenAI 发布的聊天机器人 ChatGPT 风靡全球,因其神乎其技的精准问答、公文写作、辅助编程等能力,被业界盛赞可能威胁到以谷歌搜索为代表的搜索引擎。1 月 17 日,OpenAI 宣布微软很快将把 ChatGPT 加入 Azure 云服务。微软正持续提供更广泛的 OpenAI 模型的开放访问。
从 2021 年至今,微软的云客户已经可以通过付费访问到 OpenAI 的 GPT-3 大模型,用户也可以通过微软 Bing 搜索引擎获得 OpenAI 的另一爆款 AI 文本生成图像模型 DALL·E 2 的创作能力,早先 ChatGPT 也被传将在今年 3 月底前为 Bing 的一些搜索查询提供答案。
1 月 23 日,微软宣布和 OpenAI 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进入第三阶段,将投资数十亿美元,加速前沿 AI 研究的突破和推进 OpenAI 模型在各产品中的部署,并强调 Azure 是 OpenAI 的独家云提供商。
根据此前外媒的追踪报道,OpenAI 在 2023 年的收入预计将达到 2 亿美元,到 2024 年将达到 10 亿美元。而作为 OpenAI 的主要财务及算力支持方,微软显然将从 OpenAI 技术带来的可观收入中获益。
微软和 OpenAI 分别是谷歌在云计算、搜索引擎和前沿 AI 研究领域的主要对手,前两者在推进 AI 内容生成走向商业化方面的活跃行动,也令人们愈发关注具备相近技术储备的谷歌如何迎敌。
据外媒报道,谷歌管理层已经发布“红色代码”警报,加强在 AI 生成艺术作品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尽管谷歌一直在磨练其聊天机器人 LaMDA,但它对聊天机器人与搜索引擎的融合至今仍持谨慎态度,担心一些悬而未决的纰漏可能对自身声誉造成损伤。
AI 内容生成带来的新商机已经蔓延到媒体行业。美国时间 1 月 26 日,“美版今日头条”BuzzFeed 宣布未来将使用 OpenAI ChatGPT 帮助创作内容,并透露今年 AI 内容创作将从研发阶段转变为核心业务的一部分。消息公布后,BuzzFeed 的股价连续多日大涨。
2023 年,AI 内容生成的商业化进程将进一步提速。我们可能正在见证一类伟大的新式科技工具的蕴育与成长。多年后,云计算与 AI 内容生成模型形成的合力,将颠覆传统写作、创作、编程开发的效率,对社会生产力的跃迁产生深远影响。
三、苹果 MR 头显再爆猛料,“果链”大厂密集下南洋
相比其他深陷寒潮的科技巨头,苹果的日子还算好过,2022 年第四季度不仅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行中一举夺魁,其季度营收与净利润也均保持住正增长,iPhone、Mac、可穿戴及智能家居产品线的季度营收均创新高。
2023 年苹果备受期待的新品,除了将在秋季首发 3nm 芯片的 iPhone 15 系列手机外,便是苹果 CEO 库克酝酿已久的“秘密武器”——MR 头显。
这个春节,呼之欲出的苹果 MR(混合现实)头显被爆出更多猛料,包括可能被命名为“Reality Pro”、售价约 3000 美元、希望首年销售 100 万台等。也就是说,如果能达成目标,这款全新品类今年将给苹果贡献 30 亿美元的收入。
根据外媒的报道,眼动和手部追踪功能将是苹果 MR 头显的主要卖点。相较当前多数 VR 头显依赖手柄操作,用户能通过控制视线和手指动作来直接操纵苹果 MR 头显上的任务。另外苹果首款 MR 产品可能会配备 4K OLED 屏幕,搭配 15 组摄像头模组,拥有 3D 版 iOS 界面、分 AR/VR 模式等。
不过,MR 头显能否成为苹果下一个现象级爆品尚难定论。按照外媒的爆料,其首款头显预计是一款主要面向专业人士及开发者的高端产品,能否引起专业人群的追捧还要等市场给出答案。
除了新品爆料不断,苹果生产线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趋势也在春节期间动向频频。
随着苹果加速推进其供应链全球化策略,春节前,两家“果链”大厂富士康、和硕都在公司活动中表示 2023 年将继续扩大在东南亚的制造规模。富士康、和硕现已在印度生产苹果部分型号的 iPhone 手机。
早自 2018 年开始,这场“果链东南飞”的迁徙已经拉开序幕,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蓝思科技、伯恩光学、纬创等来自中国的“果链”企业纷纷跨洋越海,在越南、印度安营扎寨。
近期印度贸易部长公开表示,当前约有5%~7% 的苹果产品是在印度制造的,其目标是将这一比例在未来几年提升至 25%。市研机构 DigiTimes Research 则给出了更激进的预测,认为到 2027 年印度制造有望占到苹果 iPhone 全球产能的 45%~50%。
除了印度之外,苹果还有意将 Mac 系列产品的生产线迁移至越南和泰国,此前越南已经是 Apple Watch 智能手表、iPad 平板电脑、HomePod 智能音箱等产品的一个生产基地。
这场“果链东南飞”,恐怕一去难复回。
四、结语
总体来看,大型科技公司们无论是掀起裁员风暴,还是收紧资源聚焦到云计算、AI、MR 投资等更具长期前景的投资,抑或是加强供应链弹性的布局,都是在消解疫情期间留下的“后遗症”。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是一场自然而然的调整。此前这些公司的掌舵者过于乐观地预估了市场形势,在一些大胆豪赌上激进扩张挥金如土,如今遭逢全球经济衰退,又转向谨慎行事、缩减开支。考虑到日益紧张的劳动力市场,被大厂裁掉的技术人才可能很快就会被其他需要补充技术实力的企业吸收。
混乱的 2022 年给许多行业都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居安思危大课。新的一年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科技公司们正在稳中求进,通过更加谨慎的投资蓄力,等待需求复苏拐点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