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程靓
编辑 杨洁
来源市界
临近年末,一则罚单让旺旺再度“活跃”于公众视野中。
近日,上海旺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旺旺高钙牛奶,因实际蛋白质含量与宣传不符,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罚款 1.53 万元并责令停止发布。而早在 2021 年 2 月,该公司就曾因虚假宣传被罚过,当时其宣称旺仔浪味仙栗米条产品“无糖”,而在该产品的配料表中却包含了白砂糖。
天眼查数据显示,上海旺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0 年,背后大股东为浙江明旺乳业有限公司,由旺旺控股有限公司(旺旺集团)投资设立,主要生产灭菌乳、乳制品、含乳饮料等。
1. 5 万元对于旺旺集团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但这也意味着,旺旺集团想要打破对旺仔牛仔这一大单品的依赖,布局高端牛奶之路并不好走。
不久前,旺旺集团披露了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的中期业绩报告。在 2022 财年上半年,旺旺实现营收 108.33 亿元,同比下滑 4.83%;实现净利润 15.69 亿元,同比下滑 23.64%。对此,集团解释称,主要是由于乳品及饮料类受疫情及消费疲弱的影响较重,叠加原材料成本压力,导致 2022 财年上半年收益与毛利承压。
旺仔牛奶的“老本”不好啃了,旺旺那些风靡一时的广告语和爆款产品也逐渐成为了过去式。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对市界表示,随着消费者健康饮食意识提升,旺旺主打的复原乳已经不“香”了,并且它的渠道和营销方式也在老化。“虽然旺旺在不断地尝试新品,但总体来看,有点照猫画虎,形似神不似。”
大单品“旺仔牛奶”失势
凭借“三年六班的李子明”,旺仔牛奶一度成为火遍南北的热门乳品。在旺旺众多“洗脑”的广告金句中,旺仔牛奶系列也算得上是 80 后和 90 后们主要的童年回忆之一。
2017 年,旺旺在广告中再度更新了“李子明”的故事,曾经的“李子明同学”成了“李子明老师”,小罐的旺仔牛奶也变成了 8 升装的超大杯。但遗憾的是,当初的广告观众似乎没能成为一直为旺仔牛奶买单的人。
旺旺集团成立于 1962 年,前身为宜兰食品,早期主营罐头食品代工与外销。直到 1983 年,推出第一款米果产品旺旺仙贝。但后来真正挑起旺旺集团营收大梁的,却是乳品饮料旺仔牛奶。
但从财报数据来看,撑起集团总营收近半数的旺仔牛奶业务也开始“疲惫”了。
2017 年至 2021 年,旺仔牛奶营收占旺旺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 47.5%、47%、48.8%、50.1% 和 48.31%。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的中期报告中,旺旺的乳品及饮料类营收为 56.93 亿元,占总营收的 52.55%,同比下降了 13.2%。其中,占乳品及饮料类营收 90% 以上的旺仔牛奶营收同比下降了 13.9%。
(图源/视觉中国)
相较之下,旺旺的米果产品、休闲食品和其他产品(主要为酒类及其他食品)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5.1%、7.1% 和 23.94%。
对此,旺旺方面表示,这是由于疫情原因导致供应链受到影响及终端动销放缓,部分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渠道也深受影响;集团将持续关注渠道库存水平,增加终端陈列投放及与消费者的互动。
旺仔牛奶营收下滑的背后,乳制品赛道正在发生改变。
旺仔牛奶是一种复原乳,它是将鲜牛奶浓缩、干燥之后,再加入炼乳、白糖、水以及其他的食品添加剂加工而成的。“复原乳本身营养价值不太高。随着国人的大健康意识不断深化,像这类产品就很容易被抛弃。”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欧睿数据显示,中国风味牛奶市场规模已从 2014 年的 1036 亿元跌至 2020 年的 604 亿元。复原乳、调制乳等开始让位于常温奶、低温奶等新鲜、原生的乳产品。而旺仔牛奶的吸引力,也随之开始降低。“近十年来,旺旺从全线畅销,到渐渐退出了一二线市场,甚至部分低线市场。”朱丹蓬说。“它吃老本的机会是越来越小了。”
旺旺也并非没有危机意识,而是在多年前就开启了多元化布局。
此次被罚款的旺旺“高钙纯牛奶”,就是旺旺的高端纯牛奶产品,于 2019 年就已上市,由山东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属于全脂灭菌乳。该款产品目前终端零售价为 55 元/箱,平均 4.6 元/盒,每盒净含量只有 190ml。但在公司宣传中,这款产品的乳蛋白含量达到了 3.6g/100ml,营养价值与特仑苏、金典等纯牛奶相当。
旺旺想打造下一个“特仑苏”,然而,这一次尝试并没有成为旺旺的新增长点。有业内人士曾指出,不少厂家只将旺旺纯牛奶放在电商平台直销,而非下放给线下经销商销售,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旺旺奶源布局根基尚不稳,在大众认知中,其大单品还是复原乳,不是鲜奶;另一方面,旺旺纯牛奶产品的差异化不明显,很难在众多乳企品牌中突围,加上包装外观还是旺旺的“土气”风格,因此在市场上难以与特仑苏、金典等节日“硬通货”抗衡。
据悉,在过去三年时间中,旺旺累计推出的新品牌就有上百种。在最新财报里,旺旺还“点名”了部分新品牌,如婴幼儿辅食品牌“贝比玛玛”、年轻化创新饮料品牌“邦德”、健康营养品牌“Fix x Body”及辣味爱好者个性品牌“Mr Hot”等等。但在财报之中显示,它们的水花仍然不大。
“虽然这几年旺旺推新的速度快、数量多,但是质量不行。”朱丹蓬说。
传统渠道打法老了
旺旺集团至今已经走过了 60 年历史,其中,从 2004 年至 2013 年的十年间,是旺旺飞速发展的阶段,总营收复合增速高达 21%。在 2014 年 4 月,其股价也创下了 11.392 港元/股的历史高峰,总市值一度超过了 1600 亿港元。
回望高光十年,旺旺能够跑在行业的前列,主要凭借的除了爆款单品、强广告营销外,还有下沉渠道。像旺旺仙贝、旺旺雪饼、旺仔牛奶、旺旺碎冰冰和旺旺 QQ 糖等产品最初的热销,是离不开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的。
但在 2000 年之后,零食行业渠道变革开始。以来伊份、良品铺子为代表的休闲零食全品类连锁店,开辟出了和传统零食企业大单品、大生产、大渠道和大零售模式完全不同的“轻资产运营”模式。这种模式下,原来零食业的自产自销方式,也慢慢向产品代工和专营连锁店过渡。
2010 年,伴随电商进入高速发展期,“电商零食三巨头”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百草味也在这个时候成为“网红”品牌。
面对新形势,旺旺集团也在渠道上有了不少新动作。自 2016 年起,旺旺开始进行渠道扩张,在天猫、苏宁易购等多个电商平台努力推新;2017 年,旺旺乳饮类产品有三分之一的收益来自于电商渠道;2018 年,旺旺又启动了“新零售战略”,当年年底就开出了 45 家直营的旺仔俱乐部主题店。
(淘宝截图)
最新财报显示,旺旺新开拓的内容电商、社交电商等已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像米果类及休闲食品类产品得益于新品组合推广和新平台拓展,仍实现了快速增长。未来,旺旺还将积极拓展电商新模式,如内容电商、社交电商、生鲜电商等,并持续开拓海外市场。
但目前旺旺在传统渠道的营收占比依然高达 80%。在今年 8 月,旺旺还在招募线下合伙人。其具体合作形式为,成为旺旺的合伙人,经销旺旺产品,旺旺公司协助物流配送;在合伙人自己的区域内自主定价、自行分销。旺旺会每月发放资金支持,扶持合伙人成为未来的经销商。
此前就有媒体报道称,今年旺旺经销商的整体库存压力较大,其中,部分经销商甚至到达3~5 倍库存。而这一合伙人计划,也被业内视为是旺旺对于二批商和新经销商的急切需求。
据悉,旺旺在 2021 财年和 2022 财年上半年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 95 天和 79 天,远高于 60 天的行业平均水平。而截止到 2022 年 6 月,零食品牌达利食品上半年的存货周转天数仅为 27.6 天。
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零食行业中,过去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现在不仅要看得准,还要动作快。“在当前消费低迷、市场内卷严重的情况下,旺旺应该聚焦精品单品,而不是盲目推新;另外,它应该借助数字化技术加强营销水平,及时调整原有的渠道结构,果断地砍掉那些低效高成本的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旺旺也不再向广告营销疯狂砸钱,而开始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在 2022 财年上半年,旺旺分销成本为 14.64 亿元,同比上涨 2.6%,占总收入比例为 13.5%,其中,用人费用占比为 5.1%,广告费用占比为 2.7%,分别同比增长 0.4% 和 0.3%。同期,员工薪酬达 22.39 亿元,占总营收 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