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预装软件?可能是治标不治本

  文雷科技 Ieitech,作者  定西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拿到新手机,但一旦开机后进入到手机桌面时,又会被“琳琅满目”的各种预装软件搞得眼花缭乱。不少消费者在拿到新机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机内置的各种第三方软件全部卸载,然后再到应用商店下载自己需要的软件,虽然流程比较麻烦,但用起来起码更加舒心。 

  但别忘了不少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群体,他们根本不懂所谓的预装软件是什么,也几乎不会去管它,虽说不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使用体验,但确实会占用一定的手机系统资源。可以说手机预装大量第三方 APP 已经严重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但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对此也无可奈何。 

  图源工业与信息化部官网 

  不过好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一份《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的通告》将在 2023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生产企业应确保移动智能终端中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预置应用软件均可卸载,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供用户选择。” 简单来说,之后的手机厂商在生产新机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地安装各种乱七八糟的预装 APP。

  为什么有那么多预装 APP?

  事实上,2016 年工信部曾出台《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对移动智能终端预置、分发应用软件等行为加强监管,明确了只有预置的“基本功能软件”才可设为不可卸载等管理要求。在今年 2 月份工信部再一次发布通告,公布了不可卸载的基本功能 APP 对象及范围,在发布后的一段时间内确实有效规范了终端预置应用软件行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规定也逐渐被市场淡忘。 

  从好的角度来看,手机厂商给手机预装 APP 软件是出于一番好心,方便那些不怎么熟悉智能手机的用户使用。 毕竟对于一个之前从未接触过智能手机的用户来说,如果新手机上没有预装任何第三方 APP 软件,也不知道去哪里下载哪些 APP 的话,那智能手机不久成了一台屏幕大一些的“功能机”了么?

  而且手机上的大多数预装软件都是应用商店内下载量排到前十的产品,用户数量和软件质量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确实能够帮助那些不熟悉智能手机的用户快速上手并了解智能手机到底能做到哪些事。 

  但预装软件的缺点也是不可忽视的,除了会占用手机存储空间外,其内置的广告推送会严重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虽然可以通过手动设置规避这些烦人的广告推送,但是设置过程有一定的学习成本,尤其对老年人群体来说,更是无从下手,加上推送广告极具诱导性的标题(如观看视频后可领取多少钱,可免费领取礼品等),很容易让老年人群体点进去。 

  雷科技制图 

  而且有不少预置软件在植入过程中把预置软件直接写到手机系统的底层,致使一般用户无法正常卸载,以此保证预置应用软件的激活量。用户只能在 Root 手机后才能操作这些“毒瘤软件”,流程不但复杂,操作门槛也很高,导致不少用户只能对着几十个预装 APP“望洋兴叹”。

  明知有害,为何还要装?

  既然手机厂商自己也清楚过多的预装 APP 会影响到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为什么非得要继续安装? 

  实际上预装软件是国内手机市场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一个恶性产物,由于国内手机厂商内卷程度远超国外,因此手机厂商们在硬件上的利润会越来越低,而预装软件便成了它们的另一份收入来源。 

  根据业内人士的爆料称一部手机每安装一个软件,厂商就可以向软件开发商收取 8 毛到 5 元不等的“平台费”,虽说看起来不多,但考虑到国内主流手机厂商每年的出货量都是千万台起步,可以轻松实现上亿元的收入。

  手机厂商需要高利润,软件开发商要收获用户,双方各取所需,可谓一拍即合。所以,现在我们新买的手机里,除了系统自带的基础功能软件第三方应用变得越来越多。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网友的实测,同一品牌的两款定价不同的手机,价格较高的旗舰机预装的应用数量要比千元机更少,一方面是因为旗舰手机面向的是高端用户,过多的干涉会引起这类用户的反感,另一方面则是千元机的利润本就不高,从预装应用和广告上谋取一些收入也是正常的。 

  而且心细的消费者应该发现了,新机不但会预装大量的第三方 APP,还会自带例如某某钱包、某某商城、某某音乐等系统级软件。更过分的是这些自带的应用不仅内置了大量跟应用本身毫无关联的功能和资讯推广,在很多时候还会强制用户只能使用系统自带的应用。 这不但能够带来一定的利润,而且还能推动自己的应用产业,绑定自己开发的 APP 应用,实现产业链推广的作用。

  从工信部的公告来看,此次行动的力度确实很大,也必然会对整个市场造成不小的影响,但会不会像之前一样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呢? 

  这点工信部自然也是想到了,通告中也要求了厂商不仅要贯彻落实,更要制定规范标准,加强 APP 安全管理,除基本功能软件之外的 APP,必须要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厂商在智能手机中可以提前预装 App,不过最终的选择权必须交还给消费者,新规出台后,内置 App 乱象将得到彻底根治。 

  既然工信部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相信短期内也不会有手机厂商敢顶风作案,不过这份通告会不会像五年前一样最终变成一张废纸,就得看手机厂商们和应用开发者们如何去维持整个市场的秩序了。

  小米的剃刀计划,会是范本吗?

  对于各大手机厂商来说,虽然允许用户卸载预装 App 会让他们损失一定的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充分保障了用户的权益,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也有利于手机行业的长期发展。

  而在这一方面走在前线的便是刚刚发布的 MIUI14,小米在发布会上表示在“剃刀计划”的加持下,如今搭载 MIUI 14 的小米手机仅有电话、短信、联系人、文件管理、系统设置、应用商店、浏览器以及相机这 8 个必备的基础功能不可卸载,把选择权几乎全权交还给消费者。 相对市面上动辄预装几十个软件且不能卸载的手机系统来说,MIUI14 几乎是市面上最干净的操作 UI,也正好契合了工信部的新规。

  图源 MIUI 14 官网 

  MIUI 的做法也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想法,除了电话、短信、相册、相机和应用商店等等基础功能需要保留外,其余第三方应用和部分系统软件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卸载。 其实,我们并不完全反对预装应用,让大多数用户不满是软件不能卸载。用户购买手机,就应当拥有手机的完全使用权,要知道,一个手机厂商能不能走远,最终还是要看用户。

  对于其他厂商来说,MIUI 14 的剃刀计划确实是个很好的借鉴学习对象,但光凭这些依旧不够,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谁知道某些厂商会不会再在应用商店、浏览器这些必备应用上动手脚,例如继续搞开屏广告诱导你下载第三方 APP,又或者强行挟持手机系统链接,必须让你使用“官方推荐”的 APP 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等等。 

  前文也曾提到,预装软件的好处是帮助那些中老年用户快速上手,那么在手机厂商大量减少预装软件后,这类消费者又该如何是好?这十分考验手机厂商的引导能力,不但要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教会这类消费者如何下载到自己需要的应用,而且还得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安全的应用,不能因为某些利益上的交易就把某些刚刚上架不久的新应用直接推到消费者面前。 

  也就是说想要彻底改变当今手机预装应用数量过多的情况,除了需要工信部出手制止外,也需要手机厂商们去优化自己的应用商店和相关搜索能力,在预装软件越来越少的未来,它们要如何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不去过度打扰到消费者的正常使用。至于结果如何,还得看这些厂商的自觉性。 

  手机机厂商要做的,仅仅是“辅助”,但如果手机厂商想要从用户手中拿回使用权,那显然已经本末倒置了。

  毕竟,只有尊重用户的厂商,才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