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幅艺术构想图中,一股等离子体爆发正从恒星向邻近行星喷射
图片来源:Olena Shmahalo/Callingham et al.
科技日报北京 11 月 13 日电 (记者张佳欣)利用欧洲空间局的“XMM-牛顿”空间天文台与 LOFAR 射电望远镜,国际天文学家团队首次明确观测到一次强烈的日冕物质抛射(CME)事件,即一颗太阳系外恒星向外喷射出巨量等离子体,其能量之强足以剥离附近行星的大气层。相关成果 12 日发表于《自然》杂志。
CME 是太阳上常见的剧烈爆发现象,其间会向外抛出高温等离子体,并形成强烈的空间风暴。虽然 CME 在太阳上屡见不鲜,但科学家此前却从未在其他恒星上确切地观测到类似事件。
此次,研究团队通过 LOFAR 射电望远镜捕获到一个短暂而强烈的射电信号,并证实信号来自距离地球约 40 光年的一颗红矮星。这种信号的出现,意味着物质已脱离恒星磁场的约束,正是典型的 CME 特征。
这颗红矮星质量约为太阳的一半,自转速度比太阳快 20 倍,磁场强度是太阳的 300 倍。团队利用 LOFAR 射电望远镜获取射电数据,并借助“XMM-牛顿”空间天文台观测其X射线辐射,确定恒星温度、亮度和转速,从而验证 CME 的性质和运动轨迹。结果显示,这次喷发速度高达每秒 2400 公里。如此高速且高密度的喷射足以在短时间内剥离任何近轨行星的大气层,使其失去宜居条件。
该发现对搜寻系外生命意义重大。行星能否适宜生命生存,取决于其是否位于恒星的“宜居带”。然而,如果母星活动剧烈、频繁爆发 CME,即使行星轨道“刚刚好”,也可能因大气被剥光而变为荒芜岩石。
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天文学界关于太阳系外 CME 观测的空白,也为理解恒星活动及空间天气演化提供了新视角。科学家目前正通过多项任务持续监测太阳与空间环境,“XMM-牛顿”空间天文台也将持续为揭示不同恒星的高能活动提供关键观测数据。
【链接】
